悬崖江城的宜宾“门巴”:重新定义人生价值 ——记宜宾市第四批对口帮扶雅江县干部人才工作队刘红梅

宜宾日报 2018-08-30 01:28 大字

[摘要]——记宜宾市第四批对口帮扶雅江县干部人才工作队刘红梅

编者按: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2012年,宜宾市开始对口帮扶藏区深度贫困县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新龙县,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翻过二郎山、折多山,抵达甘孜腹地。项目援建、产业援建、民生援建、智力援建、党建援建……宜宾援藏干部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完完全全地倾注在了雅江、新龙的热土上。

2016年9月,根据省委安排部署,宜宾市继续对口帮扶甘孜州雅江县、新龙县,围绕“兴藏富民、砥砺成长”目标,从500多名主动报名援藏的干部人才中精心选派56名赴甘孜两县。作为宜宾市第四批对口帮扶雅江县、新龙县的干部人才,两年来,他们承受着“高反”带来的不适,忍受着离家的孤独,背负着外人所不知的压力和挑战……近日,记者兵分两路,前往雅江和新龙,记录了部分人才干部的援藏生活。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宜宾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罗友莉

“找刘红梅医生?喏,直接上二楼,楼梯左拐,往前面走,中医科。”8月21日中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人民医院,来自波斯河乡的志玛结束胆囊疾病的复查,一脸轻松地从中医科走出来,迎面碰到找刘红梅的患者,热情地为其指路。

志玛口中的刘红梅是宜宾的援藏医生。2014年7月,刘红梅首次被选派到雅江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任职雅江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并担任中医内科医生;2016年7月,刚结束援藏工作的她又主动请缨,作为宜宾市第四批对口帮扶雅江县干部人才工作队的一员,于当年9月再上高原。

“不放心”

毅然决然 再上高原

“如果是体验不同的人生,一次就够了。”

“还没有吃够高原工作的苦头?”

“为什么还要去?”

……

2016年7月,刚结束两年援藏工作的刘红梅主动请缨,再上高原。面对亲朋好友的各种质疑和不解,刘红梅答案笃定:不放心,还是要留下来!

“嘴唇干裂、喉咙发炎、鼻内有血块、气喘吁吁、头昏脑涨……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说起初入藏区时的种种不适,刘红梅仍心有余悸。“我当时在这边呆了两年,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生活习惯,医院环境、药物状况我也非常了解,等其他人来,又需要重头适应,太麻烦。”坐在中医诊疗室,刘红梅回忆起当初留在雅江继续援藏的原因。

“中医科室设在那里,当时就只有我一个医生,我走了,整个科室就垮了!而且手里还有好多病人,我怎么敢走!”刘红梅说,再上高原,从不后悔。

刘红梅笃定和不后悔的背后,还有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女儿的理解。

“母亲身体非常不好,有痛风、高血压、脑梗,在家也经常摔倒,女儿读高中,但他们还是支持我。”刘红梅哽咽道,母亲有医生照顾,女儿有老师督促,自己也要做好援藏工作。

“藏汉一家亲,应该用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他们。”援藏两年之后再两年,刘红梅总说,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和专长,为雅江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门巴”

她成了当地的口碑医生

“谢谢刘医生,谢谢!”8月22日,刘红梅在八角楼乡帕姆岭村义诊,今年54岁的扎西勒布因为痛风向她咨询,从饮食到药物治疗,刘红梅交待得清清楚楚。

“肝硬化应该怎么办?”“胃不舒服。”“血压高吃什么药?”……扎西勒布之后,同村的友志、巴姆围在刘红梅身边,不停地询问。

“我们相信刘医生,她是好‘门巴\’(医生),好得没话说,村上好多人都找她看病。”巴姆笑着表达了自己的期盼,她希望刘红梅可以一直呆在雅江。

“这几年,看了3000余例的门诊,也去到波斯河乡、红龙乡、普巴绒乡等地义诊,很有感触。”刘红梅告诉记者,通过四年的门诊和下乡义诊,发现雅江县高血压、肺心病、胃肠疾病方面的病人多,这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除了药物治疗,她适时地对患者进行引导,改变患者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同时,针对雅江县农牧民就医思想观念落后等实际情况,刘红梅还利用下乡义诊等时机向当地群众展示现代医学的成就,切实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科学就医观念。

据同科室的中医师薛洪彬介绍,刘红梅作为援藏中医内科医师,经常带领县医务人员创造性问诊,让当地百姓对中西医有了新的认识。薛洪彬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道,在刘红梅的带领下,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他参与治疗好了祝桑乡的格让拉姆、西俄洛镇的德切、波斯河乡的昌志玛等人,慢性消化性溃疡、胆囊疾患等当地常见疾病有了新的诊疗突破。

薛洪彬说,医者仁心仁术,刘红梅便是其中典型。

“24小时手机开机,号码向所有患者和医生公开,不管多累,只要医院遇到危、急、重病患者,只要接到会诊通知,她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薛洪彬告诉记者,正是刘红梅满腔爱心牵挂病人,请她会诊的病人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口碑医生。

“传帮带”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我是去年考起的中医执业医师证,这其中非常感谢刘医生对我的帮助。”在中医科室,薛洪彬不仅是刘红梅的同事,也是刘红梅“传帮带”的“徒弟”。

“专业知识、行医经验都倾囊相授。”薛洪彬说起刘红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刘红梅看来,这只是她援藏工作的关键任务之一。

“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但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队伍才是医疗援雅最关键的。”刘红梅说,只有把技术留在了雅江,援藏路才算没有白走,心里才算踏实。

2014年7月至今,从“零病人”到“络绎不绝”,刘红梅撑起的中医科已经成为了医院的紧俏科室,中医科的执业医师也从无到有。

“刘医生来之前,中医科只有一个助理医师,病人几乎为零,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雅江县人民医院院长柏富东说起刘红梅,一个劲儿地点头称赞。

柏富东介绍道,不仅是刘红梅所在的中医科,目前,医院有15名宜宾援藏医生,其中涉及放射、急诊、骨科、妇产科等专业,在宜宾医疗技术的援助下,填补了当地多领域医疗技术的空白。

“援藏这四年,我觉得自己更坚强了,我想以后没有什么我克服不了的事情。”刘红梅说,人的一生需要一些起伏,恶劣的天气、与家人分离、重新适应生活环境都是非常锻炼人心性的地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投身到援藏工作中,奉献青春与力量,重新定义人生价值。

宜宾榜样

——援藏干部人才

新闻推荐

甘孜1至7月松茸产品出口创汇1162余万元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葛佳记者杨琦)记者从甘孜州商务投资促进局获悉,1-7月,甘孜州出口新鲜松茸、冰冻松茸、干片松茸约56吨,出...

雅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雅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