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黄沙到绿树成荫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生态建设三记
新华社拉萨8月22日电 夏日的西藏山南,天高云舒,绿树成荫,一块块草方格、一片片防护林,连着网格化的沙生植物,把黄沙牢牢锁住。一条宽1800多米、绵延160公里、面积约45万亩的“绿色长城”,守护着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
然而,在40年前,雅江中游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座座裸露的沙丘,每逢冬春,“大风刮起,满眼黄沙”。
改革开放的东风,激发了山南干部群众改变恶劣自然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斗志。几代治沙人艰苦奋斗、探索创新,投身生态建设,在“世界屋脊”创造了治沙的奇迹。
“世界屋脊”播绿记
雅鲁藏布江流经山南市,江面变宽,江水趋缓。到了冬春季,水量骤减,河床裸露,大量沙土被风卷起,经年累月,形成了连片沙丘。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71岁的达瓦坚参仍记得当时的情景,“家里仅有的几亩耕地,常被风沙淹没,光秃秃的山上没处放牧。如果再不种树,连家都有可能被埋了。”
将树苗培芽、移植、浇水……32岁的达瓦坚参和几个村民自发地来到沙滩上,开始种树。但他的举动,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一分钱收入没有,还不一定能种活。”
但达瓦坚参没有放弃。在荒芜的沙丘上种活几棵树后,他更有信心了。几年后,当地开始筹建雅江(山南段)防护林,达瓦坚参带头报名当了护林员。为了让树木成活,他反复试验,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以草护树的办法。
“我们摸索出了‘林围沙、砾压沙、草固沙\’的片状固沙模式,在沙缘外围种植固沙林,在沙化区域设置草方格、砾石沙障等。”山南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洛桑索朗说。
从几棵树到万亩绿,40年间,山南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在“世界屋脊”上种起了一片绿洲。
绿色生态致富记
“大面积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仅桑耶镇沙化面积就减少了80%。”洛桑索朗说,山南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参与植树治沙,实现了防沙治沙与脱贫攻坚的良性循环。
国家发放生态补偿金,办理林权证,群众以林地抵押贷款从事经营或生产等,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不用做工作,不用打考勤,群众只要有空,就主动去植树或护林。”泽当镇党委书记次仁顿珠说。
近年来,山南还引进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结合,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一些国内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的领先企业带着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项目,也参与到雅江生态建设中。
迈拉苏所在的企业在雅江实施了6000亩防沙治沙工程,千亩特色经济林和千亩甘草示范区正在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业”。
藏草万亩苗圃基地依托内地先进技术,实施生态修复和培育生态产业。目前,这个项目已完成土地荒漠化治理8500亩,带动692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
来到曾风沙肆虐的扎囊县桑耶镇,一排崭新的藏式房屋中,旺久家干净整洁,庭院内外绿树蔽日。 (下转4版)
新闻推荐
8月14日,在雅江县城,收松茸的客商达瓦卓玛在展示分拣后的松茸。每年7至9月,是四川省雅江县松茸采摘、交易、加工的最佳季...
雅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雅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