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甘孜:生态打底绿色产业富民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1-21 03:24 大字

□ 杨琦 向义 杨洪美李帆 文/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既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也需要生态健康的保障。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能够转化成为经济优势。

绿色生态是甘孜的符号,更是甘孜发展的优势。

今年7月,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甘孜州调研时强调,要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抓好飞地园区建设,夯实藏区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在州委常委(扩大)暨中心学习组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围绕奠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步伐,要围绕产业带动,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

近年来,甘孜州经信委按照“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即:优先发展旅游业,有序发展清洁能源和优势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为甘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基础和强劲动力。

清洁能源成支撑水电装机破千万大关

今年元月1日,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的四川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入运行。

1月6日,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的长河坝电站首台65万千瓦机组提前5个月投产运营。

6月29日,长河坝水电站2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

一系列水电新增装机陆续投运。1-9月甘孜州新增水电装机363.9万千瓦,省网统调统分电站发电总装机达1019.41万千瓦,突破千万大关,位居全省前茅。

甘孜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着“流金淌银”的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3729.21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占全省30%份额的“大蛋糕”。

近年来,按照“全力支持大型、全面参与中型、全域规范小型”的水电开发新思路,有序发展以水电为核心的生态能源产业。

日前,记者在雅江县两河口电站看到,各式工程车密布大江两岸,成千上万工人正加紧施工。

作为国内藏区最大规模水电项目,两河口电站总投资达664亿元,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年均发电110亿千瓦时。

水电开发,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据测算,仅两河口电站10年建设期间,可为甘孜财政增加税收收入23.71亿元。电站建成投运后的生产经营期,每年可为财政增加税收12.79亿元。

同时,用好用活留存电量政策,预计今年将为甘孜州内及甘眉工业园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3亿元以上。

水电开发,不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

“现在日子安逸哦!不仅住上新房子,水电路网络样样通,为增加收入,政府还办培训班提高我们的劳动技能。”在康定市姑咱移民集中安置点,年近70岁的移民群众杨大爷向记者讲述水电移民搬出的好日子。

优势资源引得众多优势企业纷至沓来,开发热潮在全州升腾。

今年6月27日,金沙江上游投资规模最大的叶巴滩水电站在白玉县全面开工。该项目装机224万千瓦,计划投资333.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亿元。2024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甘孜地处高海拔地区且多峡谷,不仅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储藏量也十分巨大。

6月27日,乡城县正斗二期光伏项目竣工,标志着四川省2017年投产的单体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地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水电成为全州经济的支撑产业。1至9月,规上电站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3.4%,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3.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3个百分点。”甘孜州经信委副主任唐林说。

“十三五”期间,甘孜州将突出抓好“两江一河”水电开发和移民工作,水电装机将达1200万千瓦;同时,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开发,积极打造国家级“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基地。

特色产业竞发展圣洁甘孜享誉全国

支撑产业有序发展,以现代农牧业、中藏药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圣洁甘孜特色产品享誉全国。

日前,在第122届广交会上,甘孜州两家参展企业现场销售5.15万元,签下订单481.15万元,签订意向性协议532.4万元。

这仅仅是甘孜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光照足、温差大,病虫害少、空气、水源、土壤所受污染极低,农牧产品营养丰富绿色健康,甘孜具备发展生态农牧产业的先天优势。

在海拔3600米的理塘县乃沙村,今年8月8日,200多亩甜豆,被空运到台湾端上了台湾居民的餐桌,全村60多户村民尝到增收的甜头,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蓝逸公司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州建起4个奶站,牦牛奶产品不断空运到北京、上海、江苏等高端市场,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解决当地群众1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上万元。

据了解,甘孜州以“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供销一体的农产品加工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3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

目前,全州已经建成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基地70万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粮、油、菜、酒、肉、奶、菌、果、药、水”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预计今年全州农牧业将实现增加值59.11亿元。

作为南派藏药发源地的甘孜,拥有药用动植物资源2378种,占全省药用动植物种类的40%以上,且有着3000多年的中藏医药发展历史。

近年来,全州大力发展中藏药材产业,通过成立合作社和引进公司,以土地流转或占股方式不断创新药材种植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脱贫没问题,全靠种这波棱瓜。今年卖波棱瓜子150多公斤,收入3万多元。”近日,在泸定县兴隆镇牛背山村村民唐海禄告诉记者。

作为藏药材的波棱瓜,今年泸定全县种植近2000亩,平均亩产80斤,每斤按100元计算,预计实现产值1600万元。

目前,甘孜州中藏药材种植基地5.62万亩,参与药材种植农户1万余户,从业人员上万,受益群众达5万人,户均增收上万元。

“不仅让群众在药材种植上脱贫增收,还要延长产业链,搞好药材深加工,带动群众致富奔康。”甘孜州中藏医药产业办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甘孜州有19家中藏医院和2家民营藏医院,10家取得制剂生产许可证,院内制剂品种336个,年配制制剂190吨。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家,保健品生产企业2家,有一定规模的药品流通贸易企业5家。

今年,全州中藏医药产业预计将实现产值9.2亿元。

“十三五”期间,甘孜州中藏医药将按照“龙头企业为主体、药材种植为前提、医药结合为基础、科技研发为关键、标准制定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思路;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中藏药种植基地,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将甘孜州打造成为中国高原珍稀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加快企业培育,壮大生产规模,将甘孜州打造成为康巴地区藏药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推动院内制剂提档升级,力争中藏药饮片、藏药成药及健康食品实现新突破,将甘孜州打造成为世界南派藏医药产业的文化展示中心;建设覆盖全州80%以上乡镇的中藏药健康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甘孜州打造成为四川高原特色藏医服务的康养服务中心。

到2020年,力争实现中藏医药产业产值30亿元,年均增速15%。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为甘孜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天然宝库。

近年来,甘孜州围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族工艺美术等,在保护、传承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9月5日,首届炉霍唐卡艺术班开班。在这里,不仅保护和传承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帮助当地学唐卡的学生实现了脱贫。

先天聋哑的卓玛,来自甘孜州更知乡的贫困牧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而她被留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边。如今,卓玛通过学习唐卡改变了命运。

4年前开始学习的卓玛,再过半年学习期满就将成为画室签约画师,每年将有3万元的收入。而随着经验的增加和技艺的提升,收入还会不断增加,这不仅能让卓玛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能使卓玛有能力照顾爷爷奶奶。

甘孜州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多达300余种。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印度、尼泊尔、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全州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州内产值由“十二五”期间的9000万元增加至1.2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州外飞地经济快速发展,年均产值3亿元。

截至2016年底,全州有民族工艺美术生产企业48户、家庭作坊300余户、个体经营户200余户,直接解决就业2000余人,辐射带动就业3000余人。

民族工艺美术产业的加快发展,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大发展,多维度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全域旅游和民族特需品为重点,以特色旅游商品为突破口,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工艺美术产品转换。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6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7000人,带动就业16000余人。”甘孜州经信委主任李樱说。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圣洁甘孜”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借助“互联网+”“飞机+”,已在广州、成都等地设立“圣洁甘孜”专柜20余个,进入专柜的特色产品达200多个;今年1至9月全州网上交易额达18.29亿元,同比增长109.2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产业集群齐发力园区经济大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集聚。近年来,甘孜州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州内州外两大园区。

按照规划布局,州内建设农特产品、中藏药业、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州外与成都、眉山共建飞地产业园区。

近日记者在雅江县松茸产业园看到,规划中的松茸产业园食用菌加工园一期已现雏形,冻库、保鲜库、速冻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目前,园区能给当地群众提供90多个就业岗位,完全竣工后,每年将带来300多个工作岗位,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以基地建设为引领,示范打造食用菌产业,力争实现食用菌产值2亿元,带动当地群众60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甘孜州内农特产品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园区建成面积20.1公顷,引进企业10余户,2016年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产值1.1亿元。

同时,甘孜也正加快中藏医药产业园、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州内园区加快建设,州外园区项目不断落地,初显成效。

6月16日,在甘眉工业园内,总投资100亿元的1GW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一期300MW组件生产线预计2018年投产,年产值约12.5亿元,年利税2.76亿元。

甘孜藏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但工业发展是短板。

为推进民族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增强发展后劲,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2012年5月20日,甘孜州和眉山市携手共建甘眉工业园区,打造四川极具活力和竞争优势的飞地工业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为38.5平方公里。到2025年,园区力争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户。

历经5年发展,园区协议引资达189亿元,建成投产项目4个,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216亿元、年税收10亿元以上,解决3500人以上就业。

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9.34%;工业入库税金328万元,招商引资到位7.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67.2%;使用留存电8.52亿千瓦时,获留存电量补偿费收益1384万元。从而初步构建了“资源在藏区,产品在园区,生产在园区,应用在藏区”的发展共赢格局,促进了藏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

同时,2015年与成都市共建的成甘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力争5年时间,将成甘工业园区打造成300亿产业园区。

今年8月16日,甘孜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在成甘工业园区调研时指出,努力把甘孜的资源优势和成都的区位、管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成甘工业园”品牌,把园区建设成为全省藏区飞地园区典范。

“我们将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落户园区。目前,园区建设正加快推进。”成甘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是甘孜社会经济发展的脊梁,是脱贫奔康的重要依托。只有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才能确保甘孜与全国全省如期同步实现小康。

今年前三季度,甘孜州生态工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同比增长21.3%,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7%,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4%,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居全省首位。

新闻推荐

刻在4200米高原的援藏清单 ——潍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纪实(下)

□本报记者尹莉莉“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一曲《青藏高原》,让人们对西藏这片神秘的净土无限神往的同时,也让人们将高原...

雅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雅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