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投集团:推进对口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
易地扶贫搬迁建成的凉山能投新村全貌。
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东尔村“第一书记”赵登全查看花椒树苗生长情况。
四川能投集团凉山普格三阳养殖基地。
五年来帮扶四川省30个县46个村,13个村实现脱贫退出
近日,四川能投集团派驻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东尔村“第一书记”赵登全结束了在东尔村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当天,东尔村近百名村民用洁白的哈达表达感激之情。四川能投集团派驻东尔村的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李昊东、接替赵登全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王旭也来到现场,和乡亲们一起话家常、说发展。
自2014年以来,四川能投集团已在30个县、46个村派驻了37名扶贫干部和26名“第一书记”,已有13个村实现脱贫退出。派驻的“第一书记”中,李昊东、吴桥两人先后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欣忆(图片由四川能投集团提供)
“第一书记”接力帮扶藏区山村
2014年10月,李昊东主动请缨,到东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次来到这个深山里的乡村,他发现,全村没有一个厕所,猪粪羊粪满地都是;村里64户383人,靠种核桃、苞谷、荞麦为生,挖虫草、松茸补贴家用,村里还有15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低于2360元。
李昊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村里修厕所。“从改善卫生条件开始做起。”李昊东说,他向四川能投集团申请了50万元经费,用于修建卫生间,村民投工投劳,大家一起忙活了几个月,终于让村里每一户都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卫生间。“不光是修厕所,还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器、洗手台、梳妆镜,洗澡也方便了。”李昊东记得,卫生间交付的那天,村民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
2017年初,原本在四川能投水电集团永安电力股份公司负责供用电管理的赵登全,主动来到乡城县,接替李昊东担任东尔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登全到了村里,首先也从卫生习惯抓起。修猪圈羊圈,将牲畜从敞养改为进圈。“硬件卫生设施完善了,卫生习惯还欠缺。”赵登全说,当地村民不喜欢开窗子,走进家里会有味道;衣服、被子不叠,都是堆在一起,时间久了也有酸味……他挨个到村民家中讲解,让村民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一小时,给每家每户拉起绳子挂衣服,他甚至还挨家挨户教村民怎么叠衣服。
“说起来真的就是一些小事情。”赵登全就这样日复一日、一点一滴地做着这些“小事”。
今年4月,来自四川能投水电集团资中龙源电力有限公司的王旭接任赵登全的工作,成为四川能投集团派驻东尔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王旭准备接力前两任书记的工作,继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久久为功,“有了好的改变还需要保持下去。”
创新思维,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
刚到东尔村,赵登全发现,当地群众饮食多以肉类、奶制品为主,村民买蔬菜要到30公里外的县城去,来回要骑两小时摩托车。为了改变村民的膳食结构,也方便他们吃上蔬菜,赵登全向四川能投集团争取到16万元资金,以向群众发放补助的形式创新性地开展庭院建设。
如今,在东尔村的每一户农家,都有用鹅卵石砌成的蔬菜种植台,每户群众发放了种子,种植了海椒、西红柿、生菜等不同品种的应季蔬菜。“院子里种蔬菜,美化了庭院,还不需要到县城买菜了。”村民多则高兴地说。
“教他们种,还要教他们吃。”赵登全说,有些村民不会择蔬菜,也觉得炒菜麻烦,种了菜也不见摘来吃,他还要经常督促,甚至教村民如何炒菜。
东尔村的变化是四川能投集团扶贫的一个缩影。四川能投集团派驻的“第一书记”们创新思维,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
李晓川是四川能投集团派驻绵阳市三台县双乐乡王家堰村的“第一书记”,也是奕川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绵阳市稻鳅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王家堰村大力开展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用水产养殖助力村民脱贫增收的新路子。
奕川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稻、鳅、鱼”生态循环共育产业模式,2017年生产优质大米1.2万余斤、混养的泥鳅和鱼1万余斤,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2018年加大鳅苗投入,扩大养殖面积,回收成品鳅20万斤,实现成品产值240万元,泥鳅苗产值100万元,综合产值突破300万元。该合作社按照“土地+劳动力”的入股方式,大力推行“4321”的分配模式,让利给当地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产业”的脱贫致富路。通过产业扶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王家堰村63户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贫困户年分配红利户均达到4000余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额外增加务工收入2万余元,增强了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农户实现土地入股分红。23户贫困户修建了新房,房前屋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一到傍晚,人们或漫步在鱼塘鳅池边,听取蛙声一片;或聚集在鳅池旁的文化广场,跳舞打篮球。
在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洛博村,“第一书记”阿约克布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成立洛博村养殖合作社,进行养殖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协助贫困户办理产业扶持基金无息贷款,入股普格三阳畜牧有限公司,年底分红。
在凉山州昭觉县庆恒乡解放村,“第一书记”曲木日坡大力发展“1+X生态林业产业”,利用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等新栽种核桃7.5万株;利用土地轮歇,种植萝卜等反季节蔬菜187亩;利用村级产业扶持资金1.8万元,购买3头牛进行喂养……预计今年人均增收1580元以上,全村养老保险实现应缴尽缴。
在广元市剑阁县长岭乡金像村,“第一书记”杜鹏带领村民发展以核桃、海椒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为主的产业模式,整合扶贫专项资金5万元和群众投工投劳,实施金像村柑橘产业园工程,种植柑橘50亩。
在宜宾市叙州区龙池乡石龙村,“第一书记”何筱墙带领群众新种植李子200余亩,优质橘子50余亩;在石龙村成立专业合作社2个、引入种养大户4户。通过就业帮扶和产业扶持政策,实现石龙村4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通过石龙村集体经济入股固定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
脱贫不是终点,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东尔村已于2018年实现脱贫退出,每户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
不仅脱贫,还要致富奔小康。“这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恒心和耐力。”赵登全说,脱贫之后,怎么巩固之前的成果,在确保不返贫的同时,继续让村民增收,这是“第一书记”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王旭已经开始谋划,借助乡城县参与打造香格里拉全域旅游的契机,让东尔村搭上旅游的快车,发展藏寨体验观光,让游客们进入村子,住下来,感受藏家的新生活。
在绵阳市三台县双乐乡王家堰村,“第一书记”李晓川也在思考,怎么更进一步,让王家堰村的农户实现“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份、农民变股东”,达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社有收入,年年有分红”的增收目标,共同致富奔小康。
四川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集团共计投入扶贫捐赠资金约5000万元,因地制宜,围绕产业发展、项目扶持、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推进对口帮扶地区的可持续脱贫工作,取得了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效果。
新闻推荐
专家现场讲授果树栽培技术。◎薛燕吴远胜文/图春天的乡城处处焕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3月4日,青麦乡肯定村的田园里村民早...
乡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乡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