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办活农牧民夜校

甘孜日报 2018-04-16 08:39 大字

■县委中心报道组 吴远胜

“大家听我讲,在草莓种植过程中会普遍存在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技术问题。”在乡城县香巴拉镇信沟村草莓种植温室的一角,来自县农牧和科技局的技术员正耐心为村民传授草莓种植的技术要领及如何防治病虫害的要领。

为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培养一批知法律、懂技术、有文化的新时代农牧民队伍,乡城县以“智”“志”双扶为抓手,以农牧民夜校为依托,把工作重心前移,把知识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牧民家门口,受到了农牧民群众广泛好评。

“集中+流动”,提升送教全覆盖

家住青麦乡木差村的村民扎扎常年在县上的工地做工,令他想不到的是,在一天工休的时候,县上的宣讲团来到工地上对大伙进行面对面的宣讲。

基于全县农牧民群众大聚居、小分散的实际,为了达到农牧民夜校送教全覆盖,乡城县在全县89个行政村、3个社区农牧民夜校的基础上,开展“集中+流动”的服务模式,让每名农牧民都能及时享受到知识文化服务。

扎扎回忆说,过去自己在领了工钱后,认为是自己挣的,下工后就和工友去打牌、喝酒,也没给家里寄好多,差不多是自己用了,在听了几次讲解后,觉得自己多存点钱给家里改善生活,要比以前只管自己吃吃喝喝、打牌强得多了。

据了解,针对人员较为分散的住户、行动不便的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乡城县采取“入户讲解”“工地学校”“马背课堂”等流动方式进行服务。针对农牧民群众集中的地方,则采取“群众大会”“送教下乡”“院坝微宣讲”等固定方式进行服务。

“干部到家里给我们讲解,实在是太方便了。”对此,青麦乡仁堆村村民拉姆深有感慨,自己和几户邻居离村文化活动室远,要走20多分钟的路,来回就要差不多1个小时,自己又要带娃娃,不方便,村里在举办农民夜校的时候,很多时候自己去不了,多亏了干部到家里来给自家和附近几家邻居讲解,让她们晓得了很多政策。

“课堂+现场”,提升教育实用性

按照“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乡城县围绕农牧民群众需求精准设置农牧民夜校讲课内容,并延伸课堂,把课堂和现场相结合,注重在实际效果上下足功夫,让农牧群众不仅能听得进去,而且能消化下去,从而激发农牧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

“通过专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让我们不仅晓得了草莓种植的相关知识,还掌握了日常整地施肥、土壤消毒、起垄、定植后苗子的管理等实用技术,避免自己瞎种、盲种而带来的收益不好。”香巴拉镇信沟村村民尼玛达瓦在参加培训后深有感慨。

乡城县通过整合县乡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领导、党校教师、农技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县乡师资库讲师力量,并聘请农村致富带头人及“土专家”为农牧民夜校辅导讲座、现场把脉、讨论交流等,促进了农牧民群众系统了解政策法规、种养殖新技术,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科学致富能力及精神素养。

另外,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乡城县还积极采取“走出去、学回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乡镇之间、村村之间的交流互动学习,组织本乡镇农牧民去其他乡镇或本乡镇村与村之间考察学习,达到“以一带N、互动交流、共同提升”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交流学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经验,自己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得到了提升。”青德镇下坝村村民洛绒次称如是说。

新闻推荐

垃圾不出户 乡村更美丽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何才华)4月,万物复苏,走进乡城县沙贡乡仲古村,但见入村路、连户路处处干净整洁,以前村里脏乱差的印象已成为了过去。数十座藏房掩映在芳香艳丽的桃花中,整个村落显得美丽无比...

乡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