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申遗 乡城白藏房走出香巴拉
乡城白藏房远景。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立峰
乡城藏语称之为“恰称”,意为“佛珠”,位于甘孜州西南部,海拔2865米。10月11日至10月15日,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在这里举行。会上,乡城县委、县政府对外宣布乡城白藏房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正着手开展前期工作。
乡城白藏房悠久历史 独具特色
走进乡城,映入眼帘是那一幢幢点缀在田野河畔、青山绿水间的白色藏房。成片的白色藏房错落有致坐落在康巴大地,就像撒向人间的美丽珍珠镶嵌在香巴拉深处。多年来,乡城白色藏房已成为乡城旅游观光的最大亮点。
乡城的藏房为何是白色?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藏房的颜色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巴姆仙女看到她所毗邻的土地上,藏式民居灰头土脸,外观陈旧,便灵机一动,洒下自己的化妆品,结果藏房一下就变白了。随着白色藏房的出现,乡城山水豁然明朗了许多。“而真实的情况是,房屋建成后,藏民用乡城山上特有的一种阿嘎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墙变白。”甘孜州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乡城藏民每年会往墙面浇注一次白色土浆,白色已成为农牧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热爱藏区的游客都知道,白色藏房是乡城“三绝”之一,是乡城最为重要的一大人文品牌。其藏式建筑独具一格,是乡城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依靠丰富的建筑实践经验,在康藏地区建筑基础上,融合了纳西族、汉族等民族建筑艺术特点,形成了康巴高原乃至整个藏区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
白藏房作为乡城人文三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种没有任何施工设计图纸的土木结构类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一项奇迹。“乡城白藏房外观宏伟,内饰精致,是乡城先辈们超越地域和时间的杰作。”在建筑师木雅·曲吉建才看来,珍珠般的白藏房与唯美的田园相得益彰,完美融合,共同勾画出了香巴拉美景。
准备申遗让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乡城白藏房已经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正着手开展前期工作。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柴铁锋告诉记者,成为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促进当地旅游发展,而是能够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督之下,“成为世界遗产,能够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科学完整地为当代,更为子孙后代保留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柴铁锋说。
而对于当地藏民来讲,成为世界遗产给他们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将是更高的旅游收入和更多的旅游商机。上海景城集团(四川、贵州)片区总经理高显银和非梵文化精品酒店创始人张永宏是此次旅游节特邀嘉宾。对于两人来讲,此次乡城之行既是期待已久的休闲之旅,也是准备已久的考察之行。
“白藏房是藏民居住用房,有很大的主题酒店开发潜力。”张永宏告诉记者,这种土木结构,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的住房不同于丹巴藏寨,能够给予游客独一无二的居住体验。经过两天的考察,高显银告诉记者,白藏房的室内有装饰独特的藏式碗柜、灶神图腾和经堂。碗柜和水缸均选用上等松木建造,并雕有各类图案,这些图案既富传奇故事,又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经堂内收藏有以大藏经为主的各类经卷,有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雕塑、壁画、唐卡,经堂内的大柱雕龙画凤,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丰富的藏文化缩影。”高显银认为这些藏元素,具有旅游、文化、教育多重意义。
如何更加有效地解决文物保护、文化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如何在民间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白藏房的传统建筑艺术?专家们都给了各自的建议。乡城县委、县政府表示,白藏房既要发展也要保护,要做文化的净土,即保卫原文化,让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建筑、绘画、歌舞、服饰、泥塑、木雕等文化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县委中心报道组郎仲霖吴远胜)近日,笔者在乡城县青德镇走访中了解到,进入8月以来,该镇人大主席团结合“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积极动员全镇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增强代表的帮扶...
乡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乡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