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上建了个图书馆

烟台晚报 2021-10-05 20:06 大字

图书馆大门

阅览室一角

政要贺词

刘树伟 撰文/供图

进入21世纪以后,各地陆续筹建或建设图书馆新馆,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而在大约100年前,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也有过亮眼的表现。比如,1930年,烟台青年会筹建的青年图书馆开幕,这是烟台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在烟台自然是空前的创举”。

烟台青年会:办教育、种牛痘、打篮球

先简单介绍一下烟台青年会。

其创立于1903年,发起人为实益学馆馆主、美国北方长老会传教士韦丰年。当年,韦丰年因“苦无相当之集合地,又以本地电报、海关、邮政及各学校人员当事毕之时,同缺一集思广益之处”,于是联络在烟中外热心人士,发起成立烟台青年会。该会“以德智体三育为本,附以种种有益之游戏”。

开办之初,办公地点几经搬迁,先是在朝阳街,后来迁到大罗洋行,然后又搬迁到大马路。

经费方面,一开始由韦丰年向各洋行募捐,接着由马茂兰办理,“负债累累、苦难支持”。1912年9月,青年会借“太平街小地址”(据1917年《青年进步》杂志刊发的《烟台青年会新会所落成典礼录》一文记载)为会所,自此逐渐稳定下来。

既是走“德智体三育”路线,青年会便主要做了办教育、施种牛痘和推广体育这三件事。

1922年,青年会在坤山路建立育才初级中学,该校“历届毕业生,或升学,或经商,颇受社会欢迎”。

1923年2月,邀请晏阳初来烟,招收幼年失学、目不识丁的青年,推行平民教育实验。约半年后,于8月1日举行毕业典礼,特请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的夫人熊朱其慧女士,到现场发“识字国民证书”并演讲。

为预防天花,每年春天,青年会在本市各处和福山县一带组织施种牛痘,仅1925至1930年间施种人数就达4316人。他们提倡体育运动,“而于篮球一项,尤为注重”。

1930年元旦,其召集各篮球队打友谊赛,还把刘珍年请来给开球,以示郑重。当年10月又发起全市秋季篮球竞赛会,有8支队伍参赛,足足赛了两个月,每次比赛,“参观者人山人海”。

时机到了,烟台要建图书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教育提上各国政府的议程,而建设图书馆,是其中之要务。在国民政府推动下,全国图书馆数量飞速增加。

烟台作为“通商巨埠”,坐拥“居民十余万,商户数千家”,图书馆建设却一直没啥进展。烟台青年会有意为之,但因时局动荡,始终不得施展。

1929年4月,“胶东王”刘珍年在牟平之战中大败张宗昌、褚玉璞的部队,“军事粗定,政局一新”,烟台青年会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开始筹备建馆。

先解决钱的问题。一算账,开支主要有两大项:购书和盖房,共需银12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钱从哪儿来?先内部捐款,“以示提倡”。这招果然奏效。“地方长官、商界领袖闻风兴起,解囊捐助,不到数月创办费已达半数”,凑了一半了。然后,再出去募捐。上海、大连、威海等处一圈下来,收获可观。

钱有了,接下来就是参观、培训。

1929年10月,第十一届青年会全国大会在杭州之江大学召开,烟台这边派董事张冠亚、王振华,会员王明章、周晋生,干事王震东、姜松如6人参会。一行人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参观江浙各大公立图书馆,取经,“奔波多日,颇有心得”,该怎么操作,心里有谱了。

之后,又特聘一“品学优良”的图书管理员,派到上海东方图书馆培训了两个月。

再就是采购图书。他们向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十多家书店,订购文学、经济、政治、宗教、社会科学、美术等类图书,共万余卷。

剩下的最要紧的事,就是解决房舍问题。青年会会所偏东原有平房15间,原是当作游戏室和学校的。在这儿创办图书馆,房舍不够用。于是,计划拆除这些平房,在原地基上兴建馆舍。

工程于1930年6月动工,由当时烟台有名的木瓦作坊“永莱兴”承建。永莱兴除了施工队,还有砖瓦厂、木工厂、石灰厂和石料作坊,毓璜顶医院、益文学校及毓璜顶周围大部分砌石楼房,都出自它手。值得一提的是,永莱兴老板李麟绂也是烟台青年会会员。

历时5个月,一座二层楼的图书馆建成了。共有30个房间,辟有挂号室、阅览室、办公室、藏书室等。大门顶端,修筑钟楼一座,装饰直径为60寸的大钟一架,除了提示启闭馆时间外,还有敦促读者“爱惜时光”之意。

开幕当天,政要名流寄词祝贺

1930年11月18日,图书馆举行开幕典礼。事前,青年会印制了标语,到街市张贴,还在报纸上发了预告消息,可谓做足了宣传工夫。

开幕当天,国内的政要、名流纷纷寄词祝贺。罗列一下: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王宠惠、工商部部长孔祥熙、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及宋子文、孙科、王正廷、韩复榘、张伯苓。蒋梦麟的题词是“高文典册雄齐鲁,博览新知贯美欧”,青岛青年会的贺词是“天下文章咸聚此乎,一世英俊皆来游之”。刘清石、曲鸿亭、王景式、陈与九等人及“巨昌号”“增顺德”等商号还赠送了京裱画屏、风景挂镜多件。烟台各机关、团体“均有代表出席”。

烟台市党务整理委员会谢广德、第十七军军长刘珍年、烟台市市长何益三、烟台总商会主席澹台玉田、烟台教育会代表曲汉三、新闻记者联欢社社长王宗儒等本埠政要、名流,先后登台发表演说。

刘珍年在演说中,“希望青年图书馆要多预备浅近的书籍,以备大多数穷困的民众阅看”,认为“市民都能识字,公民有了常识,国家的基础才能稳固起来”。

次月,青年会以“普及烟台社会教育”为主题,借图书馆开幕的热度,发展自身事业。青年会总干事王震东撰文鼓与呼:“这几十间楼房的壮举,虽比不上天禄石渠(天禄与石渠,皆汉代皇家书阁名,后人以此比喻皇家藏书之处),万余卷图书的收藏,虽说不到汗牛充栋,可是在今日的烟台社会里,在今日的烟台枯燥寂寞的社会里,只要大家拼上工夫,拿出精力,天天来阅读,来研究,我们深信在最近的将来,它对烟台学校教育的补助、社会教育的促进,一定要有相当的贡献”。

青年图书馆显然不负所望。从开幕那天到当年底,仅仅6个星期,阅览人数达到1134人,参观者934人。这在当时的图书馆界,算得上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服务数据了。

新闻推荐

俯首甘为孺子牛,建设村庄有担当 87岁老党员张建茂恪尽职守为家乡服务30年

半岛全媒体记者耿莉郭巧玲20岁入党,21岁参加工作,恪尽职守为家乡服务30年,让家乡从上世纪50年代全村靠吃救济粮,发展...

石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石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