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落尽山长在 光阴易老如云烟 老泰城北关(三)

泰安日报 2020-06-17 07:52 大字

□顾川泰山

人在岁月中慢慢变老,城在发展中日渐年轻,老城的味道渐行渐远,心中的眷恋与日俱增。让我们一起品读老城老街历史,留住老城的根,留住老城的魂。

老城北有东、西二山,东为虎山,西为金山,隔红门路相对峙,如泰山之狻猊,拱卫岱宗门户;又似泰城之肩领,庥荫岱麓福地。

虎山之名源于乾隆皇帝。清人赵国麟《云月砚轩日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初一,皇上下岱至东眼光殿前行围杀虎。”虎山之名即源于此。

关于孔圣人当年“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文中“孔子过泰山侧”,一说即虎山。然史家多言在岱西北麓桃花峪猛虎沟。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云:“(桃花峪)西北为猛虎沟,盖孔子尝叹‘苛政猛于虎’,后人强名之耳。”

虎山上旧有眼光殿,西面的金山也有一处眼光殿,故以方位称东眼光殿。殿创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按照旧俗,每年九月九重阳时节,泰城居民来此爬虎山,祭祀“眼光奶奶”。殿前即为乾隆当年射杀老虎的地方。

虎山西下为飞虬岭。明人宋焘《泰山纪事》曰:“昔吕公题诗石壁,有虬常对诗顶礼。一夕,吕公复至,挥笔点其额,遂化龙飞去,因名飞虬岭。”吕公即吕洞宾,又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代京兆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被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虎山一带是吕洞宾的根据地,除此处,泰山及城内多有其踪迹。

飞虬岭北部原石场森阴,溪水环潆,有小蓬莱之称。金人元好问《东游略记》云:“山水自溪磵(同“涧”)而下,就两崖为壁,如香山石楼,上以亭压之。北望天门。屹然如立屏,而浊流出几席之下,真泰山绝胜处。”文中“山水”为中溪,即《山海经》所谓“环水”。其水源于中天门中溪山,与泰山中路平行,经天绅岩、三叉沟、龙泉峰、经石峪、斗母三潭、虎山,一路汇纳百水,绕岭飞峡,由王母池出泰山,经梳洗河,绕府城东南,又南过封祀坛东,则河出伏流,至木头沟复见,入泮归汶,总名中溪,全长1.3万余米。文中之“亭”即岩岩亭。旧时飞虬岭上有岩岩亭,并水帘洞、水帘泉。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云:“(飞虬)岭上旧有岩岩亭,金知州姚建荣建,并自为记。明成化间,参政张盛移建于水帘洞东,亦亡。”明查志隆《岱史》:“(岱岳观)上有岩岩亭,乃遇封禅,帝王歇体之所。”又云:“岩岩亭,取义于《诗》,旧在岳麓王母池东”。“岩岩”,语出“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诗经·鲁颂·閟宫》)

民国间,小蓬莱胜景为人工采石所毁。1956年,建为虎山水库,纳中溪之水,汇为山麓平湖,蓄水量约7万立方米。与西溪的龙潭水库东西辉映、虎龙成趣,扼守泰山南麓两大溪谷。此水库为顶溢式设计,坝顶建有百米石桥,凭栏可北眺泰山雄姿,南临飞瀑如缦,加之亭台游廊勾连,小艇荡漾游弋,湖面波光涟漪,垂柳婆娑,嘉木葱茏,陶然一山水美景。

飞虬岭处还有虬仙洞,在今虎山水库东。今去探寻,惜路被封闭,未能亲见。翻阅有关资料,言洞高1.9米,面阔1.2米,进深0.5米余。洞口上有“虬仙洞”题刻。题刻下还有一排竖刻,曰“红门东南界”,为边界石刻,其大意为“以洞为界,西北属红门地界”等等。

飞虬岭下为王母池和虬在湾,也是能够保留至今的一片古迹。

王母池一名瑶池。明查志隆《岱史·卷四·山水表》云:“(王母池)在岳之南麓,池水之源乃岱岳山涧之水为其池焉。昔黄帝建观岱岳,遣其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这里是中溪出泰山的最后一程,犹如码头驿站,潆洄为池。又有:“飞鸾泉,在王母池右,水甚清冽,流注池中。”

池水因西王母而名。西王母为道教神祇,传为“三清”之首元始天尊之女,玉皇大帝的夫人,地位崇高,在泰山多有祭祀。除此之外,城中梳妆楼(白云观)、灵派侯庙内王母殿,岱麓金母殿、万仙楼、十八盘金母殿、无极庙等均祀王母。

王母池北为虬在湾。明查志隆《岱史·卷四·山水表》云:“虬在湾在王母池上,奇石可爱,吕纯阳诗曰‘无赖蛟虬知我字’是也。”又清唐仲冕《岱览》云:“吕公洞北为虬在湾,深广可胜小艇。”其名还是因吕洞宾与虬龙的传说而起。据说虬便是伏于此湾内,受吕公点化而腾空飞天。关于虬在湾与王母池的关系,多数文献以“湾”“池”分列,湾在池上。但也有合二为一的记载。如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云:“(吕祖)洞北为虬在湾,即《岱史》所谓王母池。”今往细察,虽一水相连,但仍有水自两湾的感觉。试想,此处原为两湾,因历年山洪,渐成一体,亦有可能。

因为王母的高贵出身,加之人祖黄帝的亲自迎立,王母池亘古闻名。《水经注》云:“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又据《岱史》,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丁丑,王母池水变红紫色”。“十二月,王母池醴泉出”,与其它地方所出相较,虽然同为祥瑞吉兆,但意义似又不同寻常,更为真宗东封正名。当然,与此地往来最为密切的当属唐廷,作为东岳中庙的岱岳观实为其皇家香火院。

岱岳观旧称元都观,位于原虎山中学一带,创建不详。清唐仲冕《岱览·卷十二·岱阳中》云:“自盘道东墙口入,历后土殿、老君堂、群玉庵而抵焉。”由西而东并列排布,俨然壮观,而又以岱岳观最为壮丽。宋人李谔及泰山史家均有文曰“昔黄帝建岱岳观”,虽荒远不稽,仍可见其古。唐时于此为“老氏(即老子)筑宫,武后赐额曰‘白鹤’”(聂鈫《泰山道里记》),遂改为岱岳观。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云:“天皇东封,鹤集其坛,使诸州为老氏筑宫,号以‘白鹤’。”唐仲冕认为,唐廷当时对旧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拓建,其布局宏大,屋宇崇丽又胜于下庙(岱庙)。自唐高宗以下143年间,六帝一后(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及武则天)修斋建醮皆于此观。时有双碑以盖趺合而束之,称《岱岳观纪事碑》,又名双束碑,俗称鸳鸯碑。此碑为唐显庆六年(661年),高宗与武则天遣道士东岳先生郭行真到泰山建醮所立,双石并立,上有覆盖,下有承座,形制奇特,再加之以后的武氏称帝,后人便附会此碑有暗喻帝、后共享天下之意。碑上详记六帝一后建醮情形,也是迄今泰山仅存唐代碑碣。新中国成立后,此碑曾移置虎山水库西新建碑亭;1968年,移埋于岱庙地下;1982年,出土复得;现陈列于岱庙东碑廊。

至明代,岱岳观仅存老君堂,又称三清殿。殿内祀太上老君,即太清元始天尊,为老子化身。另奉南华真人庄子、无上真人尹喜,为其两大弟子。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李唐以老子为老祖宗,这也是为什么令诸州皆建观专奉的重要原因。观内依明万历年间查志隆《岱史》所见,尚存松柏十余株,有赵子昂题刻“汉柏”二字;至清乾隆年间聂鈫《泰山道里记》所见,字与树皆无。民国八年(1919年)曾重修,增修佛殿、药王殿、后土殿,又有业厨膳者增修灶君祠于内,每逢重阳,各匠作界就堂中醵资祭享。至上世纪20年代,老君堂仅存硬山式正殿三间,院内存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老君堂碑》一通及古银杏树一株。

今老君堂为2010年重建,二进院落,后院又设西跨院。前院有钟、鼓楼、放生池等。后院设正殿、偏殿和东、西配殿等。正殿为老君堂,五脊硬山式,今人欧阳中石题额。内祀太上老君,配祀南华真人、文始真人。正殿两侧附左右偏殿(耳房),左殿额“金光普照”,内祀碧霞元君、眼光奶奶、送生娘娘;右殿额曰“三官殿”,祀天官、地官、水官。正殿前为东、西配殿。东配殿为财神殿,文、武财神合祀;西配殿为药王殿。院中古银杏树尚存,粗可数围,老干新枝,愈显精神。西院仍存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老君堂碑》,一角残缺(据袁明英主编《泰山石刻》)。除此二者,其他荡然矣。

岱岳观东为群玉庵,位于王母池西涘,又称王母池宫、王母池庙、王母庙等,俗称王母池、瑶池。以池为庵,俗呼尚可,或因清人徐宗干于山门所题“王母池”额起,但池、庵各具名实,同为地理标志,不宜混为一谈。庵初建不详。东汉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句(《仙人篇》);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句(《泰山吟》)。庵内今存宋皇祐政和年间题刻石碣,推测汉时便有创建,唐、宋已为胜地,历代多有重修拓建。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云:“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石渠夹径,建以桥栏。”1979年重修。

今群玉庵为三进院落,附设西院,规模宏大。庵前为广场,广场南有照壁,上题“万代瞻仰”。照壁北有铁制大香炉,山东平阴县信士献。在广场中部,原有飞鸾泉。1956年,改建为喷水池,今已掩埋地下。

再北为山门,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安知县徐宗干题“王母池”额。山门左有碑三通:西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开山会记碑》;中者年代不详,落款为“古嬴于骏潘绍烈拜撰,巴人松鹤陈经诗书丹”;东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立,碑文已漫漶不清。

进山门为前院。东有鼓楼;西有钟楼,内置铜钟,为明隆庆三年(1569年)文物。中有方塘,今人谓之王母池,当为附会。池西有王母泉。池北有宋皇祐五年(1053年)李若清、庞归蒙等题名碑刻;碑之右半部,有宋元祐八年(1093年)重修王母殿题记,无落款。池东有古银杏树,数人合围,枝叶扶疏。树下立碑6通: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广生李廷枚撰《合山会记碑》,为信众谒王母池建醮题名碑;清道光十年(1830年)《合山会碑》,为邱家店等村信众题名碑;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合山会碑》,为石碑等村善信题名碑;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合山会碑》,为姚庄等信众题名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河北大城梁建章撰《泰山凿泉记碑》;1995年,泰安姜丰荣撰《重修王母池碑》。

过石桥上九级石阶进中院。中院正殿为王母殿,面阔三间。中额曰“千古仙迹”,台湾台南县妹宫敬献;左额“瑶池琼林”,右额“妙果素月天尊”,中祀王母,左为九天玄女,右为太阴娘娘(俗称月亮奶奶)。殿两侧设偏殿,各三间,东三间为穿堂,可通后院。殿前设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作为接待室,向东凭涧有一亭式建筑,即旧时所谓观澜亭,又额曰“咽石山房”,窗外流水潺湲其下。东配殿前立一圆孔古石,系宋政和八年(1118年)保义郎安隆题刻。西配殿为药王殿,祠唐代名医孙思邈,附祀文昌帝君和文财神比干。

后院有悦仙亭、七真殿等建筑。悦仙亭在王母殿后,四角四柱攒尖顶,亦作戏楼。亭北为七真殿,原名八仙楼,又名吕祖殿,建于17级台阶的崇台之上,面阔五间,悬山顶,前廊后殿。前廊四根方柱上分别有“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四句诗联。殿内原有明代七真塑像颇工,堪称海内名塑。1966年,像被毁;1986年,重塑。七真之名出自全真七子,即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然明代所塑七真为吕洞宾及其四名弟子(苗庆、柳树精、济霄堂、焦成广)、铁拐李、何仙姑,即非全真又非八仙,应为民间创造。七真殿东原有蓬莱阁两间,时道士孙冶富居所。

由中、后院均可入西院。西院有北斗殿,主祀北斗元君,配祠慈航真人、碧霞元君。

据资料记载,庵内仍存有明铸王母铜像。笔者按图索骥,寻之不得,求之当值女尼,终于得解,果真仍在庵内,但已非王母圣像。至于为何,因女尼告诫,只能秘而不宣了。

传说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圣诞。这一天,王母要在仙界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以会群仙。天上人间,基于对王母的崇拜,每年此时,这里也要举办蟠桃会道场,场面盛大。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停办;1986年,泰山重开庙会时,此处最先恢复。

庵东跨涧为王母筑梳洗楼,又名王母楼,创建不详,至清时已圮。今于涧中巨石上,仍能见四个圆形砫础窝,可想见当时或为一方形阁楼。其东上又有一石窝,应为碑址残存。由此所出之水名梳洗河。

庵东南跨涧有朝阳桥,旧称王母桥、八仙桥,初建不详。明查志隆《岱史》云:“王母桥在王母池上,桥之东则吕公洞,桥之西则岳庙旧址,此第一胜境也。”《泰山道里记》云:“又东跨涧,古有王母桥,今废。”现桥两端石壁上,尚存旧桥柱窝等遗迹。今桥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王母池道士刘明海募化,善士李玉田施资,在原桥稍南修建。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李惠源《重修八仙桥记碑》,“王母池当泰山中溪之冲,附近通莱芜孔道。旧有石桥一座,名八仙桥。两岸涧壁陡峭,每逢山洪暴发,水势汹涌,以致屡修屡圮。”今桥单孔拱石,长约18米,保存完整。

过朝阳桥折北下至涧半,东壁为吕祖洞,又名发生洞(唐人韦洪)、金母洞(宋人钱伯言)、吕公洞(宋范致冲诗)、吕翁洞(元《岱岳观禁约碑》)等,位于王母桥东旁,洞上额题曰“吕祖洞”;下额题曰“仙洞灵府”,光绪辛丑(1901年)秋日立,首事等勒石;旁刻“吕公”二字。石洞广阔如屋,有十平方米余。传吕洞宾曾炼丹于此,食虬成仙。内有吕祖石像,1967年毁。洞内外有诸多题刻。其内有吕祖诗二首,系宋人托名伪书。其一《书王母池》云:“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其二《再书王母池》云:“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蛟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王母池吕公洞南原有高子羔祠,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高宗岳创建。高子羔即高柴,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温良纯正,能守孝道,善为吏,从祀于孔子。孔子在评价他的弟子时,曾言“柴也愚”。高宗岳(1886年—1947年),字宗岱,泰安大汶口镇东武村人,民国年间医学家,毕生研医,勤于著述,著有《泰山药物志》《治疗记录》(十二册)等。

王母池水源自中天门,奔腾而下,澄清甘洌,不似城内多苦水。“时太守曹老公祖、邑侯曹老父台来莅兹土”,“尤惓惓于水利之未兴”。(赵少瀛撰《曹公渠碑》)清光绪七年(1881年),知府曹浚澄、知县曹钟彝在前人的基础上,“导流溯源,因势利导”,“以清流济万民”。(同上)渠成,士民以二公名为曹公渠。旁有士民敬勒“曹公渠”摹刻和“泽润生民”颂刻。此渠直通城内双龙池,今渠圮池存,仍作为老城一段佳话传承下来。

王母池西畔有朝阳泉,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冯玉祥为解泰城居民饮水之难而凿。泉边自然石上有冯氏“朝阳泉”题刻。石西有《凿朝阳泉记碑》,现已漫漶不清。今群玉庵前院东侧有《泰山凿泉记碑》,记冯氏凿泉事。朝阳泉后被废弃淤塞,2008年疏浚并建蓄水池保护,今仍存。

王母池以下便是梳洗河。上游巨石伏卧,佳木成荫,每逢盛夏,或布几中流,或垒石蹲坐,浮觞避暑,顿觉化炎热为清凉,为一天然佳处。而河壁上又多石刻,隐于草莽之间。笔者曾数次携书对照,终得其所。除前述两题刻外,尚余十处,兹录于下,以为参考:“将军石”,年代不详,田樵雩题;“洗心涤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陈嘉祐题;“五岳叁光”,年代及书者不详;“水不在深”,清光绪七年(1881年)东?曹濬澄题;“犀带分流”,清光绪七年(1881年),落款为“荣轩”;“元脉”,年代不详,落款“仙洲”;“源清流洁”,年代不详,落款“逸堂”;“廉让分甘”,年代不详,落款“竹铭”;“育德”,年代不详,落款“昭远”;“清如许”,年代不详,落款“荫祖”。

以上为虎山诸景。

红门路西的金山,是泰山南麓凌汉峰南的一座孤立小山,现已属城区范围。其山原在泰山诸峰中籍籍无名。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中仅以“高阜”呼之。后因山体形似“金”字而得名金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泰安知县毛澂招募乡众在金山植树造林,今仍能见当年古树。

旧时的金山也是楼阁庙宇,古迹遍布。如山上建有西眼光殿,向下为青帝观,再下有眼光泉、广生泉东西分布,至山麓则有梳妆院、御座等建筑。

眼光殿旧称高真院,创建于明代,因与王母池眼光殿东西对峙,又称西眼光殿。清聂鈫《泰山道里记》:“金山,明立高真院于上,今名西眼光殿。”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坛庙祠宇》:“眼光殿,一在红门下东南虎山上(即王母池处)。清雍正八年建,道光十四年重修。一在红门下西南金山上,旧称高真院。左右对峙。”西眼光殿民国间屡有修葺,旧时多有妇女前往打茶求药。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曾在此设哨警备,今已久毁无存。殿前旧有眼光泉。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山水》:“(眼光)殿前有眼光泉,游人多掬水洗目。”据《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考,上世纪中叶其泉仍在,分涌于金山西南和东南麓半山腰两处。其水黄似米汤,故又俗称“浑汤泉”“饭汤泉”等。以前常有以水洗目者,今已干涸,但可见其处地表湿润,草木茂盛,异于他处。

眼光殿下便是著名的青帝观。

明人汪子卿《泰山志·卷二·灵宇》云:“青帝观,在岳之南麓。肇建不知何时,宋尝葺之,国朝弘治、正德间复加修拓。宋真宗加青帝懿号‘广生帝君’。真宗御制御书赞刻今尚存。”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亦云:“(金龙四大王庙)西为青帝观,顾炎武谓即《月令》所谓‘青帝太皞’也。”

旧时的青帝观规模宏大,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向东又设跨院,周垣高大如城墙。前院为大山门三间,前置月台,上有门楼,下掩三门并列,发券式,俗称城门洞子。二院有眼光殿,祀眼光奶奶,为别于山顶眼光殿,又称下眼光殿。后院有真君殿(青帝殿),祀广生帝君等神像,为观内主殿,并设东西配殿。后院设有北门,可通往山顶的眼光殿。

青帝观肇建无考。隋文帝时曾设位建醮于青帝坛,柴燎祭天,亲祀青帝。《隋书·礼仪志》云:“开皇十五年(595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架行,礼毕,遂诣青帝坛祭焉。”祭罢,不升山而还,并没有上泰山。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真宗封禅泰山,加青帝懿号为“广生帝君”,御制御书《广生帝君赞碑》并阴祝文,史书又记作《青帝观碑》。此碑原置于青帝殿西墀。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十三·金石》云:“《青帝广生帝君赞并阴祝文》,此刻旧在泰山西南址青帝观大殿西墀,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俗吏所毁。民国六年(1917年)得残石八枚于观之旧址,其遗物也。”文中是指乾隆间损碑事件。据明德《望岱纪略》、朱象贤《闻见偶录》等,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迎接高宗祭祠泰山,泰安县丞盛湘奉委承修泰山,毁去古碑90余通,青帝观《广生帝君赞碑》及《加青帝懿号诏碑》皆毁于此时。民国初年,葛云庵觅得残石9枚,将其拼凑为一碑,空处以砖石充之,得碑高275厘米,宽114厘米,置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明清两代,多次对青帝观重修增建。“国朝(明朝)弘治、正德间修拓,嘉靖间尚书朱衡复加茸焉。”(明查志隆《岱史·卷九·灵宇记》。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间,陆续重建大殿、配殿,廊坊、大门等。康熙十七年(1678年),泰安武举张所存(泰安肥城过驾院人)等重修青帝观,并撰书《重修青帝观碑记》。1990年,修建烈士纪念碑时挖掘出土,移置岱庙炳灵门外南侧。后毁圮,仅存前门三间。民国四年(1915年),泰安县知事冯汝骥整修青帝观,“缭以周垣,植桃、杏树百余株”。(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坛庙祠宇》。北伐战争中,北伐军以金山和城南的蒿里山为制高点钳制泰城,山上建筑毁坏严重。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在金山顶构筑工事,负隅顽抗。1948年5月,我军浴血奋战,夺取金山,解放泰城。1953年夏,有巨雷击中门楼,部分墙垣崩塌。1955年,拆除青帝观及金山其他残余建筑,新建泰安革命烈士陵园至今。

青帝,又称苍帝、木帝,“即汉、唐所祀五帝之一,按《汉书》及宋《天文志》,青帝,天神也,而东岳属焉,此庙祀之所由起也”。(明查志隆《岱史》)从古天文学的角度,“泰山之分野而系之于分星也,谓其上应天象也。”(所引同上)。宋《天文志》云:“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神为青帝,司春、司木、司泰山。”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泰山处于东方,配木德,主春时,春时主生。这也是泰山主生死的理论基础。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泰山)尊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在五行系统中,五帝与五岳相配,在天为五帝,在地为五岳。“五行配五色,后盖分祀五方,而青帝得祀岱。”按照方位和颜色,东岳泰山与青帝配。但在众多的泰山神灵中,青帝似乎又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影响远无东岳大帝、碧霞元君诸神显赫,在泰山“封神榜”中“泯然众神矣”。隋文帝致祀于青帝坛,当使这位没落真君分外感动。而真正得以正名,则有赖于宋真宗之行。宋真宗应当在这座小山盘桓了不短的时间,先是加封懿号,再亲自撰《赞》文并《祝》文,给予这位东方之神应有的礼遇。《诏》曰:“青帝真君,职司煦育,道叶冲虚。赞元化於高明,庇群生於溥率。真祠夙建,方志可征。”《赞》曰:“节彼岱宗,奠兹东土。生育之地,灵仙之府。爰有高真,允司明命。至神不测,虔诚斯应。”《祝》曰:“伏以峻功,丕显诞彰,阴骘之仁,神化无方。实主发生之宇,惟高真之攸馆,乃乔岳之灵区。”由于宋真宗的推动,青帝在泰山众神中的地位得以彰显,青帝信仰迅速升温。

除金山青帝观外,泰山极顶西南还有青帝宫,为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

广生泉位于金山南麓。泉掘于清代,与玉液泉(泰山快活三里之旁)、王母泉并称泰山三大泉;又有“西有广生(泉),东有白鹤(泉)”之说。泉旁有广生池。现存《修井记碑》残碑,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再下还有梳妆楼,原名白云观,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周藩创建,祀王母,后增祀碧霞元君。其东又有御座等古迹,均无存。

对于金山,明人吴岳(山东汶上人)有《游青帝观》诗,极尽意象,附录如下,以作结尾:

洞门梵宇秋云细,青帝离宫烟村齐。

虚谷人声飘翠壁,寒空雁影落丹梯。

穷探仙迹荒坛隐,深入禅林野径迷。

清赏不违幽兴远,欲寻石室伴僧栖。

王母池宫全景

老泰城根据四门(东迎暄、西岳晏、南泰安、北仰圣),可分为东、西、南、北四关。对于北关,将分为三个篇章,描摹老城街道、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此文为第三篇,旨在追溯那些久远的历史,使其在尘封中逐渐显现。

八仙桥

老君堂(新建)

新闻推荐

恒丰银行成都分行认购凉山州1亿元扶贫债

本报讯(记者张娅娜)为助力凉山州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恒丰银行成都分行近日正式认购凉山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扶贫专项...

石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