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甘孜日报 2020-03-12 00:43 大字

(紧接第一版)而喊他草地娃罗林。几年玩命下来,板结荒漠长出了牧草。

通过“逐草游牧”向“种草集约定牧”转变,仅2014年至2018年,石渠县就实施退牧还草200万亩。罗林说,以前放牧1000头牦牛需要40余名劳动力,通过畜牧业集约化后,只需8名劳动力。

人不放牧干什么?美景处处的四川藏区,生态保护衍生出新岗位。在松潘草原“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多年前一场泥石流把一个村冲成了寒盼、川盼两个村。寒盼村草原巡护员甲凸茨地说,生态恶化的教训必须记住。“一周巡两三次,不让滥挖草药、草皮和肥土。”近年来仅松潘县就向贫困人口新增2000个生态公益岗位。

生态旅游催生处处民宿,好客的牧民生意兴隆。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王者归来,生态屏障守望者

“香格里拉”原型的洛克游记,木里是起点。

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角的藏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为47%,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百分之一。

过去森林一度被视为砍伐资源。李龙忠记得他到木里林业局当伐木工砍的第一棵树,3个人轮流钻到大树肚子里,像挖山洞一样往外砍。“到1994年,我完成的木材生产任务近2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了1500亩原始林。”一位退休伐木工对记者说。

1998年大洪灾后,中央决定实施“天保工程”,彻底停止长江上游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紧接着在西部地区实施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四川十万“砍树人”变成栽树人,千万农民不再耕种陡坡,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在四川展开。

卫星从太空俯瞰,四川藏区从南到北快速充盈着绿色。而当年伐木工人向上级争取“留给子孙”的九寨沟,早已是举世知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黄河流域3个断面,岷江流域22个断面,嘉陵江流域7个断面,达标率100%,6个出州断面水质长期保持为Ⅱ类水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杨克宁说,“阿坝州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天然屏障’,把守护生态摆在第一位,全州单位GDP能耗下降6.16%,严禁在长江黄河重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

2月12日,四川藏区的若尔盖县、红原县、色达县、汶川县、白玉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大力推进。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又翻开了崭新篇章!

新闻推荐

肖友才在参加石渠代表团审议时要求 抢抓机遇找准优势 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甘孜日报讯昨(16)日上午,州人大代表、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来到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石渠代表团驻地,与代表们交心谈心,共同...

石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