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家庭生活报 2019-09-26 00:54 大字

(上接A01版) 2018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孙仕丽获得了“最美防痨人”的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从无到有。成都、重庆、自贡等城市率先开展“团体防痨”工作,对厂矿、学校、机关等单位职工进行X线普查,发现的病人由所在单位自办疗养室(站)完成体育健康疗法治疗。2012年起,四川省连续开展结核病防治“百千万”志愿者传播活动,选送的优秀志愿者(团队)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省级连续6年获国家优秀组织奖,1人获全国“最美防痨人”称号。

2018年,全省登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101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6.08%,结核病报告发病率61.45/10万,连续11年下降。

肆虐的“虫癌”可防可治

2018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王文涛再度从成都赶往甘孜州人民医院,为一名包虫病重症患者进行目前在全球也是高难度的自体肝移植手术。据了解,通过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努力,目前甘孜州已基本实现包虫病患者足不出州就能治愈。

然而,五十几年前的光景可与现在不同,1965年,四川省报告首例包虫病病例,此后,“虫癌”开始肆虐于甘孜、阿坝两州 31 个县的农牧区,严重危害着当地百姓的健康。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开始逐步探索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在向包虫病“宣战”的几十年间,四川省经历了从防‘治’到防‘控’的过程。2015年,四川省在石渠县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探索出“两抓四管六结合”的“石渠模式”,得到中央领导、国家部委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2018 年,“石渠模式”在全省藏区和藏区毗邻流行县得到了全面推广。

没有被忘却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世纪瘟疫”的麻风病开始肆虐,全省共建立了193个麻风村(院)。此后麻风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今,“麻风村”已成为了历史,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崭新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新建的安置房错落散布在山坡上,在塌尔堤麻风村,雅砻江对面德昌县山上种满了枇杷和芒果,而盐源这面则是满山的青花椒树和核桃树。现在很多村民都走出了村子在外发展,他们的子女在村小和乡镇学校读书,有的在县城的学校读书。近年来,该村先后考上大学的学生有20余人。

目前,全省90%的县(市、区)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

新闻推荐

甘孜旅游接待人次首次半年破千万大关

据新华社成都8月5日电(记者康锦谦)茫茫扎溪卡草原上,1300幅唐卡构成的组画全景式表现出喜马拉雅地区民俗、文化、艺术、...

石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