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长 守望百年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4-24 06:43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刘琳 易陟 文/图

一家成立30多年的门窗企业,如何看待行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旧与新?何以用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支撑自己成为“百年老店”的梦想?

“我们想定制专门的门窗,解决房屋供氧的问题。”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甘孜州石渠县的一位客人带着自己特殊的需求来到成都飞宇门窗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专程拜访了公司总经理陈刚。

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省最偏远的一个县,境内风光秀丽,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但平均海拨4000米的自然条件,让很多游客的呼吸都成了困难。

想要留住游客,解决方案很“简单”——供氧,但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酒店房间内的氧气含量要保持稳定,门窗必须完全密闭,同时高原紫外线强和昼夜温差大,门窗还得兼具紫外线防护和保温隔热的功能。很显然,石渠的客人找遍了各大市场,也没有找到心仪的产品。

新的挑战,陈刚没有迟疑,反而更加兴奋,计划着接下这单生意。

陈刚查看飞宇门窗公司内陈列的木匠工具

陈刚调试门窗产品零件

“品质中国行”启动会上,陈刚公司员工签署销售军令状

陈刚测试公司产品

价格战打响 门窗世家寻求嬗变

叮叮咚咚……是榔头敲击木头的声音,也是陈琼英、陈刚、陈仪三姐弟在童年时代关于门窗技艺最初的启蒙。从父辈算起,陈家祖上三代都在和木头打交道,陈刚的曾祖父是一名伐木工人,爷爷和父亲都是木匠,木工手艺是老一辈人吃饭的家伙事儿,也是祖辈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家宝。

木匠手艺传承到陈刚父辈那里已越发精湛了,孩童时期,家里的斗柜、毛巾架、窗棱都是父亲亲手制作的。“我父亲的那套木匠工具现在还保留着。”陈刚介绍说。

木匠工艺不仅为陈家提供了生存的经济来源,也是三姐弟关于世界的最初认知。“我刚会走路的时候,木匠工具就是我儿时的玩具。”陈刚回忆道。

上世纪70年代,铝合金传入国内,但当时只在一些高端场所应用。80年代,铝合金应用于门窗逐渐走入大众视线。想要在行业内生存,就必须适应行业变化和材料的更迭。

1986年,陈刚的父亲在乐山市开办了五通桥金栗美术烤漆钢门窗厂,主要生产当时盛行的钢门窗和新兴的铝合金门窗。凭着过去手艺的良好口碑,家里的生意非常红火。

成年后,陈刚和姐姐陈琼英逐渐接过父亲的衣钵,干起了门窗生意,承接了乐山市内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基本上只要是和门窗相关的业务,建筑工程商们都会想到陈家姐弟。“当时,乐山的很多大型建筑门窗业务都是我们做的。”陈刚自豪地说。

看似风生水起的门窗生意,实则暗潮汹涌。越来越多的门窗从业商涌入市场,“蛋糕”只有那么大,想要分得一杯羹,价格战打响了。“我叫价120元一平方米,马上就有人报价100元一平方米,甚至90元都可以做。”

价格持续走低,为保证收益,就要控制成本,原本结实耐用的铝合金门窗被做得越来越薄,质量也越来越差。陈刚逐渐感到困于价格战怪圈的悲哀,“消费者甚至认为铝合金质量就是不好,这也是我们门窗人的悲哀。”

2004年,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彼时的陈刚已经33岁,从钢-铝合金-塑钢-铝合金,陈刚见证了铝合金刚入市场的辉煌,也看到了它逐渐走向没落。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一边是继续着乐山的生意,一边是去成都重新开始。不破不立,陈刚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出走蓉城,而这也是飞宇门窗的重要转折。

品牌的力量 门窗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其实我是被我哥绑架的,跟着上了船啊!”陈刚在成立“飞宇”之前就一直想拉弟弟陈仪入伙,但陈仪并不愿意从事这门他认为很low的行业。

作为家里的老幺,陈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有企业从事销售工作,10多年的销售历练,陈仪已经事业有成,而门窗人的艰辛陈仪历历在目,他并不稀罕家里的传统产业。

陈刚第一次寻求弟弟支持,陈仪非常犹豫,左手是自己奋力拼下的事业,右手是兄弟情谊。“一家几代人都干这一行,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面对家族门窗感情的触动,陈仪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一次契机让陈仪迈出了坚定的那一步。“河北的单人电热毯售价才8元,但是自己销售的产品卖到40元,依然生意火爆。其实产品的构成都是差不多的,总控开关、发热丝、毯子,但是它就可以卖这么贵,消费者还依然买账。”

由此及彼,想到自家的门窗并不比大型生产厂商的差,但还不得不和其他业内人士进行低价恶性竞争。“说到底,就是因为缺少品牌。”陈仪说。

2004年,在双流九江工业区,名人居门窗有限公司成立,所生产的门窗产品以“飞宇门窗”品牌进入市场。

本着对品质的严格把关,第一批进入市场的门窗定价并不便宜,相较于市面上100元左右的产品,飞宇直接把价格定到了800元。但消费者对铝合金门窗的认识已经固化,质量差、不耐用,成为大家的普遍认识。

“我真的觉得我哥就是个天才!”陈仪说,面对市场上消费者的认知误解,陈刚另辟蹊径,他将产品材料构成细细研究,提出了硅镁合金、铝钛合金的概念。

一字之差,认知天差地别。看似是一样的原材料,有了钛合金级的品质和服务,新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飞宇一炮而红。

何以承百年 精神的传承更为重要

采访当天,公司办公室内非常空旷,员工都前往双流参加“品质中国行”的培训了。从2017年开始,这已经是公司第四次举办该项活动,旨在让消费者感受好的门窗品质,让更多家庭用上“中国造”好门窗。

“我在财大读书的时候,别人就问我,你做门窗生意的?那你和街面上开店做纱窗、做防护栏的那些有什么区别?”陈仪的遭遇让兄弟俩十分无奈,但这也是成千上万门窗从业者的境遇。低端是大众对整个行业的普遍认知。

要彻底扭转认识,推动行业发展,品牌和品质缺一不可。品牌响亮,后续的服务就得跟上,飞宇每年都会对客户免费进行门窗维护。“我们希望自己的门窗可以和建筑同寿命,那么它就需要定期保养,就和汽车保养一样,定期需要进行调试。”直到现在,陈刚每到地方门店上,还会挽起袖子帮助客户调试门窗。

品质过硬,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门窗结构复杂,密封程度决定了保温隔热隔音的效果,滑轮五金决定了产品使用的顺滑程度,细节处理决定了是否防夹手等功能,智能程度又影响着家里物联互通。整个产业链条的方方面都要考虑,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旗下所有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以及试制工作,有各类研发检测人员百余名,并建立了4000多平方米的试制车间,试制车间内拥有独立的研发仓库。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无非是为了把产品做得精益求精。“在德国考察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的材料非常好,但是技术引进国内,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我们的供货商品质达不到。”陈刚说,品质不达标显现了整个下游产业链的生产状态,但飞宇并不想将就,“做到行业老大,其实就是为了倒逼我们的下游供货商,促使他不断提高产品水平和工艺。”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的磨合,陈刚早已做好了准备:“我是陈刚,只做门窗!”

与其说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倒不如说他是一名合格的匠人。

作为一家立志延续百年的企业,家里的第三代已经进入企业工作,甚至小有成绩,但在陈刚看来继承人却并非一定要选择家族的孩子。“他们看着父辈辛苦愿意进入行业,帮我们分担,我很高兴,但是以后是否选择自己的孩子作为继承人,这并不一定,现在优秀的孩子太多了,我们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在陈刚看来,企业精神的延续比血缘关系更重要,百年过后,他希望留下的是响亮的品牌,至于继承人是否姓“陈”并不重要。

“余生很长,何必慌张!反正我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做好门窗这件事。”望着窗外滚滚车流,陈刚如是感慨。

新闻推荐

抓好“逢提必谈” 管住“关键少数” 石渠县对新提拔交流任职领导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

甘孜日报讯“刚接到任命,县纪委监委就举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像一场及时雨。作为单位的负责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要开好头、起...

石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