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生:痴痴为党奉献一生
□ 通讯员 沈醒醒
尧渡镇梅城村位于东至县城东北,全村面积4.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760户,2667人口。回首梅城村几十年来的发展,不得不提起该村85岁的退休老党员、老书记郑锦生。1961年到1994年,郑锦生连续在梅城大队、梅城村任党支部书记三十三年。将农业易涝、易旱、靠天收,变成了旱涝保收;将一分钱没有的穷大队,变成集体经济几百万元的富庶村。
三十三年苦干,换来幸福好生活
回想起1961年刚调到梅城大队当支书的时候,郑锦生记忆犹新。“我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到南门、童井开社员大会,当时有40户要走,我稳定他们不要走,结果还是走了两户。”郑锦生说,那时候梅城的面貌是“两冲、三湖滩”,晴了三天冲里旱,一场大雨三湖淹。一年忙到头,还是没得收,老百姓生活过不去,只得往外流。
面对这个“烫手山芋”,郑锦生心急如焚,他意识到第一件事就是要给梅城“拔穷根”。此后,郑锦生带领大队社员们挑圩堤、挑水库、修筑大石渠、狠抓荒山植树造林、种茶叶,兴办村办企业。郑锦生在梅城村连续干了33年,呕心沥血,凝心聚力带领全村苦干、实干、拼命干。“风里来,雨里去。他之前日日夜夜都在梅城大队,家里的事情都没有时间照应,”妻子周明端说,丈夫郑锦生在村任职和担任支部书记期间,一心为公,廉洁守法,舍小家为大家,一生吃了不少苦。
谈起三十多年前和现在的变化,郑锦生说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初期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苦,都没有粮食吃,不敢想象还能住到楼房,如今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楼房、家电、汽车等,老百姓们有了存款,生活很幸福。几十年过去了,我亲眼见证了老百姓生活的变化。”郑锦生说。
“1976年,大队成立了农科队,建立了育秧工厂,当年县委在梅城搞推广杂交水稻试点,在梅城村中湖、上湖种了560亩,亩产超千斤,全县和外县到梅城参观了28天,参观达两千人之多。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描述起当年来参观的情形,郑锦生书记一脸的自豪骄傲。
退而不休,散尽余热写春秋
在农村一线工作战斗了几十年,1994年郑锦生从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休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郑锦生退休后心系村级发展和公益事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村级工作。带领群众修水轮泵,疏通排水渠,积极引水抗旱;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带头铲冰清雪,为群众疏通出行道路,积极带队发放救灾物资;仍心系群众关注民生,带头筹集资金,修建水泥路、水泥桥、创办第二石子厂,协助县、镇有关部门开展自来水进村和电改工作;村民间难免产生矛盾纠纷,郑锦生退休后还担负起义务调解员。“宝刀未老献真情,旗不褪色作贡献”,是郑锦生书记退休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身作则,传承周馥好家风
郑锦生的妻子周明端系周家后人,家住周馥接官厅旁,一生秉承周氏家族“崇儒尚德、培养正心、清慎开明、诚惠桑梓”的家风家训。五个子女在各自的行业里取得优异的业绩,与郑锦生夫妇的言传身教和淳朴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锦生率先垂范,叮嘱已经工作的子女们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沾。“以前公社干部到梅城下乡工作,我就把他们带到家里,让妻子烧点自家菜园的小菜予以招待,不花公家一分钱,” 郑锦生说。面对基层工作和生活,郑锦生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支书任职33年来,一心为全村老百姓着想,带领全村人民勤劳致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一生。他勤劳朴实、亲力亲为的精神和优秀的家风,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梅城村党总支书记洪根妹说。
新闻推荐
名片袁明光石渠县委书记蔚蓝天空下,机车穿梭,人头攒动。7月7日,位于甘孜州石渠县正科乡的石渠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
石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