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杏花村75、昭明书院村西址
杏花村人
杏花村的村西部位,有昭明书院,是杏花村十二景第九景区。因为昭明书院与昭明庙很难分割,故先介绍昭明文选阁,以突出“书院”特色。
《杏花村志》卷之三古迹有“文选阁,在西庙正寝殿右,今遗址尚存。顺治己亥,司李钱黯拟重修,贮《文选》版,因海兵犯池,未果。此古迹之最著者,极宜修复之。唐罗隐,宋李荐,俱有诗,见艺文。”“丽景楼,当与文选阁相近,见检讨方谟碑记,今不存。”
《杏花村志》有晚唐诗人罗隐《文选阁》诗:“间生元子出萧梁,作选为书化万邦。三代已来成冠绝,六朝余外更无双。今朝集是群英仰,昨日谈非众耻降。辅国安民新试问,腾王空有阁临江。”
《杏花村志》有北宋诗人李荐《文选阁》诗:“申辕应楚骋,邹枚适梁苑。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黄绮游汉廷,羽冀缯缴远。泰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昭明众才子,文囿俾搜选。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尚应愧两间,笔削非大典。”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陈忠《文选台》诗:“游观犹不废诗书,天赐皇储作大儒。莫谓兰亭将泣玉,从来沧海有遗珠。”陈忠,字希贞,池州贵池县人。明宣德中,由举人授国子监学正,擢监察御史。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周蔚《文选楼》诗:“熟君文选薄轻衣,百尺楼高世所依。若把华林家法用,宏词博学与时违。”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李明睿《过池州亿梁太子旧迹》诗:“昭明文选古今奇,鱼美何缘羡贵池。才子风流多逸事,帝王储副读书时。”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吴绮《忆池阳文选楼送宗鹤问官其地》:“西风吹雁渡江滨,送客还疑远望真。地藉文章传胜迹,天留台榭与才人。池鱼入馔羹香美,山鹤闻琴舞态新。到日楼头应有忆,不须乡梦往来频。”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陈宝钥《文选阁》诗二首,并有序。其一云:“都从字句巧争奇,六代芳华此一时。锦即成裘需碎后,金当跃冶孰陶之。风翻蝌蚪明窗入,夜唤蝉鱼古壁知。接去楼梯深岁月,心情未许旁人知。”其二云:“名山藏实岂藏虚,美市都成忠孝余。伪晋未删令伯语,剧秦多录子云书。乾坤一镜悬孤榻,今古双珠照石渠。此日滥觞都散尽,总缘繁芜兆丘墟。”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刘廷銮《九日访文选楼故址》诗:“梁家帝子到林丘,此地犹传文选楼。石镂断残学士姓,铜扉仅见老僧游。衣冠故冢山中在,庙食无鱼池上秋。向道登高能作赋,讲堂前席邈难俦。”刘廷銮,贵池人。少承家学,又师吴应箕。吴应箕殉难,他抚其遗孤。清康熙二年(1663),刘廷銮以恩贡考授州同知,未仕卒。笔者对刘廷銮这首寻访文选楼故址诗,格外关注。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汪元绶《文选阁》诗:“青宫弘睿藻,开阁对名山。万古文章地,诸峰锦绣环。簪缨随扈从,风雨失丹颜。重建楹榱焕,辉联星斗间。”汪元绶,字云襄,河北宛平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由内阁中书,授池州同知。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虞邦琼《杏花村十二景·昭明书院》:“石磴丰碑接野垌,晴郊林木带春星。六朝遗得风流在,门外寒鸦散远汀。”虞邦琼,康熙年间,任青阳县令。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卢光祖《杏花村十二景和丁文涛原韵·昭明书院》:“出郭停车坐野垌,遥瞻碧汉起三星。神游庙食池鱼味,选体遗声散远汀。”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沈思伦《杏花村十二景用原韵·昭明书院》:“荒址萧萧对野垌,讖思草屋应天星。熟精书读传《文选》,深入人如浸水汀。”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方伸《过文选楼旧址》诗:“江上萧梁迹,犹传帝子游。村幽花种杏,浦静月澄秋。古壁曋书饱,残碑螭绣留。应须镂银版,文采缅风流。”方伸,字佐平,安徽南陵人。方伸自注:“康熙二十六年游池州杏花村作。”
76、文孝庙神百姓封
贵池梁昭明太子“文孝庙”,又称“昭明庙”,俗称“西庙”,在杏花村的村西部位,对于池州的老百姓来说,是家喻户晓的事。
《杏花村志》卷之三记载:“梁昭明庙,在村西三里,即郡治西也。土人,亦称‘西庙\’。唐永泰初,因秀山远,于郡治复,即‘文选阁\’旧地建祠。今所宋赐额曰‘文孝\’,累封‘英济忠显灵佑王\’。明仍称‘昭明\’。有坊,有重门,有殿,有寝室,有迴廊,有钟鼓楼,规制壮丽,俨若宫阙。自元迄明,历修皆有碑记可考。庙后,有梁武帝殿;庙左偏,为僧居;庙祝周氏,亦附居其侧,世掌祠事。池人以八月十五日为昭明诞辰,先期十二日,知府率寮属迎神像入祝圣寺,十五日躬致祭,十八日送还庙所。盖贵池里社,无不祀昭明为土神者,或朱甍飞栋,或数椽栖神,或片石筑坛,水旱必祷,灵响异常,诚福主也。唐罗隐,宋喻良能、汪远猷、曾极、黄庭坚,俱有诗。元钟世美,有碑记,详见艺文。”
《杏花村志》有晚唐诗人罗隐《文孝庙》诗:“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
《杏花村志》有北宋诗人汪远猷《昭明庙》诗:“生为明哲没为神,一点英灵著处新。秋浦溪山最留意,法华禅定是前身。九州托庇阴功大,六字加封宠渥频。更有使君书事实,幽沉从此愈昭伸。”
《杏花村志》有南宋诗人喻良能《展敬文孝庙》诗:“才昔高南国,名今播八纮。英姿留此地,余泽及编氓。仙去江山在,恩来日月明。经从千载后,款谒荐微诚。”
《杏花村志》有南宋诗人曾极《文孝庙》诗:“德隐前星民已和,山隈水曲庙何多。皇孙不得承天统,犹使而翁恨蜡鹅。”清人郎遂《杏花村志》按:“皇孙不得承天统,亦第就梁武,当日致慨耳。武帝身后孙,察为昭明太子。子何尝不承统追尊父为皇帝?此吴牛冈先生,所以有《三梁系谱》之作也。”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胡永顺《昭明庙》诗:“沉沉一庙杂蓬蒿,尸祝昭明万古豪。藻采摭来千凤羽,心思拈出万牛毛。南朝旗鼓登坛旧,东府图书拥价高。胜迹从今应莫朽,雕虫能不愧吾曹。”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王命策《题昭明庙》:“风物依然古,斯人未遽亡。观听池上乐,宛在水中央。秋浦饶幽色,春宫发异香。因知今古事,不朽是文章。”王命策,建德(池州东至县)人。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李学沆《西庙》诗:“高斋何幸得跻攀,意味千秋尚雅娴。野色只堪云去住,空庭时见月来还。若延梁祚安存祀,赖有侨居永护山。唐宋宝符悲劫火,登临不禁泪湲湲。”明万历年间,李学沆的父亲李一凤,任贵池县令。李学沆随父亲来到池州。李学沆为此诗自注:“家君令兹邑时,曾见唐、宋来诸诰敕,甲戌(明万历二年)则火于守者矣!”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刘始菖《昭明庙》诗:“废兴转眼叹萧梁,剩有遗踪江水傍。文选楼空孤子泪,舍身何事出君王。”刘始菖,字昌石,明崇祯七年(1634),为状元。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方文《西庙留题》:“昭明梁太子,嗜学称文人。如何千载后,赫赫为神明?相传至秋浦,食鱼美而珍。遂以贵名池,惠爱及斯民。斯民感其义,立庙湖之滨。庙貌甚弘敝,四山多松筠。水旱必祈祷,其余亦咨询。里社号‘土主\’,祭祀永不湮。我夙慕遐轨,今始出城闉,取道乾明寺,由涧通江津。所愧羁旅中,蕰藻难具陈。仰首若旧识,臭味遥相亲。当年注《文选》,佐治有六臣。胡不列其旁,配享垂千春。”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刘城《昭明庙》诗:“朱甍围败垣,高斋犹自敞。伏腊人所矜,幽魂有玄赏。溪清鱼正肥,山秀色相莽。携我七代书,心目相游想。濠濮未逍遥,华林犹扰攘。夜梵时有无,又惬禅供养。展谒陈此辞,冥灵一拊掌。”刘城,字伯宗,贵池人,与吴应箕齐名。吴应箕遇难,冒险葬之,抚其遗孤。
《杏花村志》有明末清初诗人吴非《昭明庙》诗:“到来幽径异,展拜谒昭明。知爱溪山胜,传闻父老更。高文称选体,肖像想平生。天定重兴后,王孙有至情。”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吴梦虎《昭明庙》诗:“才高天阻位,龙隐踵巢由。六字王封宠,九郎民庇庥。美鱼池益贵,秀水浦增秋。无愧德施字,储君第一流。”吴梦虎,池州青阳县人。笔者对此诗最感兴趣的,是“九郎民庇庥”诗句。
新闻推荐
四年来四川省治理川西 藏区沙化土地65万亩 力争到2020年全省治理沙化土地300万亩以上
四川日报讯(记者王成栋徐登林)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启动四年来,四川省累计投入资金10.84亿元,共实施沙化土地治理及成功巩固120万亩,其中治理面积65.1万亩。这是记者8月31日从省林业厅获悉的。...
石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