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 名学生被推荐就业

四川日报 2019-07-03 06:45 大字

眉山开展“9+3”免费职业教育10年

本报讯(王小龙 记者 文铭权)“我要把自己帮助洞松乡群众脱贫‘摘帽’的经验,用到对克果村贫困群众的帮扶中去。”6月27日一大早,甘孜州色达县克果乡驻村工作队队员秦小松就来到贡却一村,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摸底工作。

4月25日,29岁的秦小松接到到色达县驻村工作两年的任务。这位来自甘孜州九龙县农家的藏族小伙,是四川省实施的“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首批毕业生。2012年从仁寿二职中毕业后,他通过“9+3”专项考试考入乡城县乌然乡,连续4年被评为乡镇优秀事业干部,2016年调任乡城县洞松乡副乡长。

从2009年起,四川省民族地区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以来,眉山市共招收“9+3”学生3911人,其中藏区学生2093人、彝区学生1818人。

为抓好“9+3”免费职业教育,眉山市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协调小组,做到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两手抓,两手硬”。2015年前,眉山市政府每年划拨60万元专项经费,专项补助“9+3”学校工作。

在教育教学方面,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管理上坚持民族地区学生与内地学生混班混住,并以同一标准管理;教学上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坚持“注重技能,先会后懂”,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方式,并分段分层开展教学。

开展党的知识早期教育,培养吸纳优秀学生入团入党。10年中,眉山共发展民族地区学生团员3911人,参加党课培训68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66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1人、预备党员42人。

为促进“9+3”毕业生就业,眉山市加强校企间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与企业对接,按照择优企业、优先推荐安排藏区学生的原则,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

据统计,10年间,眉山共推荐民族地区学生就业1360人,282人升学,93人入伍,考取州内事业单位(含公务员)达37人。

新闻推荐

扶贫先扶智 书香传爱心

6月20日,日照海关工作人员将捐赠的图书搬上邮政车,该批图书将送往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康勒乡中心学校。自2015年以...

色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色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