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金马草原一片青山绿水
色达牧民正在植树。
◎尹东云 甘孜日报记者 马建华 文/图
曾经的色达金马草原,极目远眺,看不到一颗树,一个“光”字足以形容山坡、草地、河滩的凄凉。历经13年绿化,遭遇了8次失败,终于创造出了乔木树种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地区大批量存活的奇迹,“四季常青”在色达成为现实。现在,色达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
『天保』二十年荒山变青山
9月12日,翁达经营林场职工田时勇刚巡山回来,谈到对林场的感情,他激动不已,1965年,他的父亲作为第一代森工人进驻色达,成立了翁达森林工业局,是在建的国有重点森工企业之一。1971年由翁达森林工业局更名为翁达林业局。1983年因森林资源枯竭,大部分职工转建白玉林业局,更名为甘孜州翁达经营林场。1998年作为四川省首批实施天保工程试点单位,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资源的采伐,实现向经营性管理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作为“森二代”,田时勇的主要使命就是植树、护林防火、保护野生动物、制止乱砍滥伐。“20年了,我们林场始终以保护培育天然林资源为中心,大力开展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资源管护工作,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3.9%上升至现在的42.15%,林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5269.50亩,异地飞播造林6300亩,封山育林251986.2亩,森林抚育106000亩,常年管护面积842313亩。”田时勇自豪地说,他经历过几次森工改革,从举步维艰、人心涣散、职工发不出工资,到通过改革,激发了职工创业的积极性,单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两代森工人情满林区,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翁达经营林场彭涛说,从砍树人变为种树人,倍感肩上责任重大,种树、管林、护林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植树期间,每天要完成种植800棵以上树苗的任务,让荒山、荒坡披绿装,还色达高原一片青山绿水。在巡山护林过程中,一旦遇到有当地牧民乱砍滥伐现象,我们就会奋力制止,并耐心向牧民宣传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林场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开展《森林法》《护林防火》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家园,已经成为农牧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如今,荒山、荒坡得到了有效治理,泥石流和山体垮塌现象减少了许多,通过实施天保工程,荒山变成了青山,处处成了美景,菌类、药材等林下资源增多了,过去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现在巡山时也经常能看见,藏猕猴在公路沿线随处可见,成了吸引游客的亮丽风景线。
“搬出去4年,今年总算又搬回原来的放牧草场了。”站在封育后的牧场上,色达县亚龙乡色多玛村村主任所哈十分激动。在所哈印象中,家乡的草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生机过,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国家对生态的重视和建设。“芳草青青,放牧和生活也就更方便了。”所哈说道。
色多玛村的牧民回忆,4年前,村里的整条沟草场退化非常严重,全成了“黑土滩”,根本没法放牧不说,冬天一吹风,整条沟就被笼罩在尘土中,村上40多户牧户有的迁到其它村投亲靠友,有的迁到山上去居住,草场退化给村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色达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曹银波介绍,色多玛草场过去退化严重,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2014年开始,色达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块草地进行封育治理,整个草场治理面积达1.4万亩,投资1200余万元。“通过4年的封育治理,效果很好,现在又呈现出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今年牧民们又全部搬回来居住放牧了。”曹银波说。
9月12日,在县城郊区的果根塘湿地保护区,市民王山富感慨万分地说:“我已经在色达生活了34年,能够看到大规模的连片云杉,真是超乎想象,色达风景美了,空气清新了”。色达是全省牧业大县,鼠害严重,植被覆盖稀少,县城都无法搞绿化,空气干燥稀薄,严重缺氧,过去,这里就是一块荒滩。如今,果根塘湿地公园已经打造成县城著名的景观带。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色达县委、县政府邀请林业专家前来为色达县量身定制绿化方案。前些年,色达县曾经“不惜血本”引进云杉在县城进行种植,但终因技术原因和高寒缺氧,老板赔进了“血本”。
『三化』大治理牧区展新颜
高寒色达也要天蓝、地绿、水清。建设宜居牧区,让农牧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色达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打响“脱贫攻坚”和“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两个攻坚战,围绕“生态改善、群众脱贫”两条主线,通过引导和鼓励具有一定出资或筹资能力的森工企业、国有林场、营造林公司、民营企业、村集体组织以及业主大户、技术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村干部等领办造林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带动贫困户参与生态建设。“十二五”以来,色达县加大投资,加快推进果根塘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完成洛若、大章、旭日等乡镇矿区植被恢复,大章、色柯、亚龙等地沙化治理项目,县城、翁达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大则、大章、色柯等地草原鼠虫害防治,恢复植被1.58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4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90万亩,“三化”趋势得到部分遏制。落实草原生态奖补和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2.59亿元,集体生态林效益补偿资金1775.97万元、退耕还林政策资金520万元。防火预警监测、沙化遥感监测、病虫害防治等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成。
今年,色达县有2018年省级财政林业生态保护恢复专项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项目、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色达县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两项工程总投资为3478万元。色达县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采取“防风林带体系化、灌草结合多样化、生态治理产业化、治鼠控鼠相结合”的复合模式进行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以营建防风林带为主,构建城镇周边生态防护体系,项目采用高标准、可复制性等原则,打造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将辐射带动周边典型高原县生态治理。
据初步测算,项目建设将会产生约77499个劳务用工,增加地方劳务收入约929.98万元。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采购运输也会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和税收。项目建设期是2018年。项目建成后管护3年,即2018年——2021年。
据介绍,项目建设总规模15600亩。通过在亚龙乡下邱果村和扎穷村实施中、重度沙化土地治理和防风林带建设,营建防风林面积1050亩,治理中度沙化土地3300亩,治理重度沙化土地11250亩。项目建成后提升治理区植被盖度20个以上百分点,逐步恢复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和高寒草地系统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遏制草地退化和沙化的扩张和蔓延,优化色达县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可展示、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据县林业局局长马文军介绍,天保工程实施20年,色达县已累计投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1.35亿元,共实施人工造林6.63万亩,封山育林24.53万亩,飞播造林0.33万亩。常年管护森林面积277.4万亩(其中国有林管护249.15万亩,集体林与个人管护28.25万亩),实施集体所有公益林生态补偿28.25万亩,通过全县林业人的不懈努力,过去因植被破坏刮风尘土飞扬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新闻推荐
翁达沟森林经营样板基地项目“点石成林” 乱石渣场变成了“样板林”
◎徐登林“这棵祁连圆柏快倒了。”9月5日下午,在色达县翁达镇翁达沟G317线老折山隧道西口的一片树林里,翁达村村民益西呷瓦...
色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色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