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个光荣的职业
编者按:
又是一年记者节,又一次把笔触对准了一直在记录他人的这个群体。60多年来,甘孜日报人都把走基层作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因为大家知道,“新闻,一直在路上”。几十年的历史积淀,一代代甘孜日报人前赴后继,记录着甘孜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今天是记者节,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记者们的从业故事,一起为这群时代的记录者加油。
◎甘孜日报见习记者 张亚贤
看世界有N种途径,当一名记者无疑是其中最具洞察力的方法。2019年11月8日,是中国第20个记者节,也是我入职后的第一个记者节。此前的9月10日,我怀揣着对新闻的无限憧憬,来到了甘孜日报社这个大家庭,开始了新的旅程。
初到报社,面对工作性质和岗位的变化,在新环境、新工作中,职场小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领恐慌”心理。第一次跟老师出去跑新闻,坐在会议现场的我“手足无措”,只能奋笔疾书,希冀能记录些许有用素材以供写稿所需。采访结束,真正提笔,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再次来袭,总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显得晦涩生硬,没有新闻的“范儿”。“新闻稿子写得多了,就能渐渐摸索出写作套路,平时只要是你觉得有意思的题材,都可以试着写一写,多写总是有帮助的。有不明白的,我们多交流。”在我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时,指导老师刘小兵经常这样开导我。
9月28日,接到采访通知,甘孜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干部老同志报告会29日在泸定举行,安排我去采访报道。当马老师告诉我这次采访只有我一个人前往时,我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总共也没出去采访过几次的我,真的能担此大任,顺利完成任务吗?那天晚上,我一直在网上百度相关的新闻稿件,请教老师这类稿件采访报道时有哪些报道重点,确定采访提纲……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凌晨1点了,紧张冲淡了本该到来的睡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29日,我早早去到会场,找到相关负责人拿到会议资料后,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了些。报告会结束后,写稿加选照片的历史性难题如期而至,对于新闻写作的操作手法仍处于摸索阶段的我特别害怕交不出稿子。所幸,最终完成了稿件,但回过头来看,稿件的瑕疵仍然很多。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图片也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图片能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可以增加新闻的趣味性,提升新闻的可读性。报告会上我拍了很多照片,但是由于拍照技术有限,照片质量参差不齐,很难选出真正符合心意的照片。由此看来,新闻记者必须要苦练拍摄技巧,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避免“拍照5分钟,选片1小时”的尴尬。
原本以为,此次独扛大旗的采访之旅就此结束,哪知精彩的还在后面。
“泸定30日有个快闪活动,晚上还有群众文艺晚会,你一块儿采访报道了吧。”接到通知的我知道又有一场“持久战”等着我。
晚会开始前半小时,我拿到了记者生涯里首张“媒体工作证”,巴掌大小的证件却给了我莫大的认同感和价值感。晚会开始,我就好像是一个迷路的小孩,拿着相机不知该往何处,看着其他媒体工作者扛着“长枪短炮”,自如地穿梭在会场摄影摄像,此刻我更加意识到我距离一个合格的记者还差得很远。
泸定的采访经历有小磕绊、小状况,也有许多的小得意、小确幸,每一种感受都是那么鲜活而生动,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经历。
记者意味着什么?局外人认为,记者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短短两个月的工作经历告诉我,记者这份职业从来不代表安逸、舒适,更多的是责任与付出。记者必须二十四小时像战士一样随时准备奔赴新闻的第一现场,不管是狂风暴雨、冰雪交加,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用镜头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用笔尖去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在追逐真相和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奔跑,铁肩担起道义,公信传播新闻。在一篇篇看似寻常的新闻报道背后,有着记者的敬业、奉献、良知和深情;在一组组影像里,浸透着记者的艰辛、汗水、危险甚至是牺牲。当一行行文字、一个个画面呈现在受众面前并得到认可的时候,记者们经历的所有艰辛与痛苦,都会化作那份收获的自豪感,这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我庆幸生逢在这样一个时代,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
记者节,在这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里,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因为我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在这个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众多媒体记者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
新闻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讯日前,两套TCYI1型酸雨自动观测系统设备落户甘孜州。至此,甘孜州酸雨观测实现自动化,结束了传统的人工观测酸雨方...
甘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