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慧和情怀洒在足下的这片家园,?将技艺和理念带到藏区小镇—— “新磨西人”老谭的别样奋斗路
图为老谭给女儿讲解磨西的历史。
蜀山之王贡嘎山山麓的磨西镇上,有一座著名的天主教堂,毛主席曾在这里居住、办公,使其成为当地一景;在教堂隔壁,一个名为“慢别院”的精品民宿也因布局精巧、内设精妙、环境静逸、气质特别,与百年教堂相得益彰,成为一绝。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教堂的修复者和“慢别院”的创造者老谭,则比教堂和“慢别院”更耐人寻味。
老谭本名谭丹哲,来到磨西不过数年,却广受当地人议论,诸如“最‘傻’的生意人”“最好的企业家”“最讲究的建筑师”“最随意的设计员”都是大家送给他的“标签”。记者在深入采访后,发现老谭的确是个“千面郎君”,而让他如此深邃的则是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甘孜日报记者
刘小兵 文/图
开拓新天地 跨海闯荡
扎小辫、脸清瘦、带京腔、声平缓……老谭给人的第一印象恰似乏味“老夫子”,但他与人交谈时又旁征博引、见解深刻、言辞坚定,流露广博的见识、深邃的思维和坚韧的性格。他说,“我的性格特征,是在青少年时期磨砺形成的。”
今年45岁的老谭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祖籍天津,父母都是支援甘肃建设的兵团干部。老谭在4岁之前,和父母生活在戈壁滩上的军营里;父母工作忙碌,这让他享受了充分的自由,培养了很强的自主意识。“在我脑海里,一直留着狂风、戈壁、土窝子、祁连山的旷野画面和与小朋友玩骑马打仗游戏的儿时记忆,我想这与我爱自由、想创荡、不怕苦、不怕输的性格是有关系的。”追忆童年,老谭有感而发。
4岁之后,老谭开始在天津生活。身处繁华的城市,让他很早就见识了可口可乐、电脑等新事物,从中学时期就接触了最新的社会思潮并养成了关心社会发展和民族命运的意识和习惯。“那时候身边的人都说我‘早熟’像个大人一样,想得多;也许就是因为早熟,我才一直都不安分。”
老谭自己所言,他的确很不安分。1992年,学习化工专业的他刚刚毕业每月就有1000元的工资,可以说生活安稳富足、前途一片光明,对此身边人羡慕不已,家里人也十分满意。但是在半年后,老谭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反对的选择——辞职从军去了。“就不想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就想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生命,当然也有父母的影响,我一直是崇拜军人的。”突破多方反对,老谭成了一名海军战士,军旅生活让他变得更加敏锐坚韧,也更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
1997年,华夏大地百业腾飞、一日千里,处处都有机遇和挑战。刚刚退伍的老谭却认为,“越是变革发展时期,越要国人放宽眼界,大胆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所以他再次做出了有违常理的决定,放弃政府安置工作的机会,到陌生的海外闯荡。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和亲友的反对,但倔强的老谭从来就没有被他人左右过自己的决定。
1997年10月,老谭单枪匹马,带着对国外的好奇、对未来的试探,以及仅有的600美元,抵达了澳大利亚悉尼。身上的钱只能维持一周的生活,老谭果断降低求职要求,当地的用工行价是7元一个小时,他只要4元一个小时,于是他很快进入了一家木工厂,并在3个月后被提拔为了小组长;但不久后又辞了工作。“我出国就是为了多经历,多见识,一定要找最合适的事情来做。”
机遇常常垂青勇敢的人。在悉尼工作一年后,老谭在偶然中认识了一名建筑商,经过几次接触后对方提出可以向他承包一些建筑工程。没有资金积累、没有从业经验、没有人脉关系的老谭就凭着“我应该能做建筑”的直觉答应了。(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强化整改落实 强化成果运用 州委第四巡察组召开巡察州广播电视台情况反馈会
甘孜日报讯按照州委和州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州委第四巡察组从4月16日至5月8日,对州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为期23天的集...
甘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