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域旅游旗舰扬帆起航 ——写在海螺沟景区开营30周年之际

甘孜日报 2017-10-17 08:04 大字

海螺沟风光。磨西老街。游客观赏冰川风光。农民环保纠查队。冰川温泉。雅加情海。

■张邦弟 李天兴 本报记者 马建华

2017年2月27日,对于开发30年的海螺沟景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国家旅游局宣布海螺沟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甘孜州首家5A级旅游景区,海螺沟当之无愧地领跑甘孜州全域旅游。回首30年的开发历程,海螺沟景区见证了甘孜州改革开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回望来路,海螺沟景区开发由弱变强,成为全州举世瞩目的著名景区,海螺沟已成为“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全国仅30家)、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公众最喜爱的四川十大国家森林公园氧吧、国家级卫生城镇(磨西镇),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年旅游接待人次进入百万级梯队。

30年嬗变

海螺沟景区发展史浓缩甘孜州旅游史

海螺沟景区开发建设可以追溯到1984年10月,经过3年的建设,于1987年10月15日正式对外运营,1993年10月,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3月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2月批准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1998年,经过10余年的开发,海螺沟景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海螺沟景区逐步显现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87年虽然对外开放了景区,但整个景区也就十多匹马,五六个人,设施也非常简陋,马棚、土灶或者是锅丁。如果1天能够接待10个游客的话,那就很不错了。”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董康琼说,海螺沟要进一步开发,必须要改善基础设施,1998年,州委、州政府成功引进冰川公司,共同开发海螺沟旅游资源。通过公司化运作,最高年接待游客达到6.5万余人。

景区党委副书记龚自毅介绍,海螺沟是甘孜州最先开发的景区,因为距离成都等客源市场较近,在当时只有公路交通的情况下,甘孜州把海螺沟景区打造成了对外开放的旅游窗口,经过州委、州政府坚持不懈的打造,2001年,海螺沟正式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为加快海螺沟景区建设步伐,2003年6月,州委、州政府决定成立州属正县级景区党委、管理局,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对海螺沟实施统一开发管理。

与海螺沟景区有着9年渊源的原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谭智泉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当时,在旅游接待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海螺沟在全省排名中一度垫底,特别是面临着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服务质量不进反退、营销宣传力小量少三大瓶颈制约,面临着沦为‘二流景区\’的危机。”

海螺沟是甘孜州倾力打造的旅游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海螺沟景区便是甘孜州发展旅游事业的风向标。打造全域旅游旗舰,海螺沟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于是,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景区管理局和州委、州政府的共识。

“海螺沟以创5A为契机,对景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质量进行全面提档升级,通过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要让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谭智泉说。

2015年初,甘孜州先后投入17亿元用于创建资金,举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推进海螺沟5A创建工作。按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评定要求,梳理并启动创建项目35个,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30个,在2014年全州财政收入仅23亿的情况下,投入17.5亿元用于景区基础改善。

2015年12月15日,景区高分通过全国景评委景观质量评审;2016年9月28日,海螺沟创国家5A景区顺利通过省检并由向全国景评委申请国检;2016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明查暗访;2017年2月27日,海螺沟正式授牌跨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年旅游接待人次也进入百万级梯队。

原创建办主任马宁说,按照人文服务、个性化要求,在景区步游道沿途增建科普长廊、杜鹃花体验馆、原始森林主题步道等游客体验性、探索性服务项目,让游客深刻领悟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点头、微笑、您好!三个标准程序成为海螺沟400余名旅游接待一线工作人员面对游客的基本要求。当游客在需要帮助时,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均会提供温馨的服务。

海螺沟于2007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创建和谐旅游景区单位, 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30年开发

绿色环保5A景区醉游人

开展技术、风貌、文化、管理四大革命,以微生物自降解、泡沫封堵等技术革命实现旅游厕所低排放、无污染,以风貌革命实现“融厕于景”,以文化革命打造主题文化厕所,以管理革命推行标准化管理,景区环保厕入围2015中国旅游厕所革命先锋前3强,被人民网、国家旅游网站评选为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并入选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而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海螺沟推出“捡垃圾、兑礼品、存信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游客参与度极高;“垃圾银行”成立以来,景区环卫和管护人员缩减一半,取而代之的是40余位环保大使,景区内见不到垃圾,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海螺沟“垃圾银行”在甘孜州全面推广,国内数十家优秀景区派员赴景区学习借鉴。首建“红袖章”农民义务市场纠察队。景区2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部村组干部和部分离休村干部、党员等320余人,自觉组建成“红袖章”农民义务市场纠察队,每月4次对垃圾清运、环境保护和旅游市场秩序等开展督查监督。首推 “小红帽”志愿咨询服务队,每逢重要节假日,开展环境卫生劝导、环境卫生保洁、生态保护宣传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

近年来,景区投入600余万元改建了1000余米的特色旅游步游道,最大限度保护了栈道途经区域的动植物。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对西康木兰、连香树等各珍稀保护植物的保护管理,并积极组织参与珍稀植物的栽种和保护活动;大力推进山种树、路种花绿色行动,完成猫磨路、榆磨路等重要路段绿化项目建设。

2016年10月,以“贡嘎山冰川保护、森林环境保护、山地旅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中科院秦大河院士等50余名知名学者和国际友人共聚海螺沟召开海螺沟国际山地论坛,共话生态保护,营造了生态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海螺沟地区贫困面达96%以上,是甘孜州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区坚持以旅游带动实施脱贫攻坚,实现了旅游发展、资源保护、群众致富多赢目标,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以前的96%大幅度下降至2016年的3.3%。截止目前,景区由原来的21个贫困村、3500余户贫困户、11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退出下降至4个贫困村、140户贫困户、541名贫困群众。本地近40%的群众、5000余人参与到旅游服务中。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16年景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9720.7元,其中群众参与旅游收入比重达55%。

将景区与村庄联为一体,统筹规划,将每一个村落都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载体。燕子沟镇新龙门子村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甘孜州贡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马士革玫瑰花,加上劳务收入,部分农户每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是过去种植玉米收入的4倍之多。“种植玫瑰花劳动强度不大,儿子儿媳还可以在外打工,每年收入收入在3万元以上。”村民王华品笑言,景区开发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甘孜州统筹推进燕子沟、红石公园、雅家情海、磨西红军纪念馆等景区开发建设,形成了一核多点、极具吸引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让景区群众同步奔康,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600余万元直接作为贫困户生活补贴,保障贫困户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引导和支持群众利用自身优势开办乡村酒店、特色农家乐,目前海螺沟地区已发展乡村酒店150余家。先后引进20余家大型涉旅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在用工用劳中,涉旅企业均优先聘用当地群众。仅在大型涉旅企业和风景区服务管理的就职员工中,本地群众占比达90%、近3000人,贫困群众400余人。

加快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猫磨路、榆磨路等交通要道改造,彻底解决了景区1.5万群众和每年上百万人次游客的行路难问题。投入近2000万元,实现20个行政村(社区)通村、到组、联户道路硬化提升全覆盖。全面推进贫困村、贫困户改房、改厨、改圈、改厕、改客厅,建院坝、建太阳能、建庭院。“围绕旅游市场需求,以‘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27个,流转农村土地面积5000余亩,建成蔬菜核心示范片1600余亩,建成木耳种植示范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羊肚菌试验示范基地各1个,种植大马士革玫瑰1000余亩,红富士和大樱桃等经济林木1100余亩,培育重楼等中藏药材种植示范户250户、530亩。”景区农综处处长陈专告诉记者,有了这些保障性措施,农民增收不是问题。

展望未来

打造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

“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到景区开发的全过程。”州委书记刘成鸣要求海螺沟景区在成功创建5A景区的基础上,继续领跑全州旅游发展。

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要求海螺沟景区主动谋划雅康高速通车后,提升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让景区老百姓过上小康幸福生活。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牢固树立全域资源、全域规划、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理念,将大海螺沟景区作为一个整体,高标准、高起点编制磨子沟、南门关沟、鹏程山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并启动建设,深化海螺沟、燕子沟、红石公园、磨西台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提升景区接待能力。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全民共同参与的旅游营销新机制,树立全球融合、联动营销新理念,在“求创新、搭平台、建机制、构渠道、造事件、做活动、重载体、抓内容”等营销手段上求突破。积极融入“互联网+”“飞机+”营销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加强区域旅游营销合作,实施国际化拓展工程,积极争取将海螺沟纳入国家对外推介的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突出“精、准、细、严”,推进景区管理方式向集约化转变。

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分步推进鹏程山、南门关沟、磨子沟等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形成梯级开发、稳步推进态势。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围绕旅游需求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产业基地,打造高原绿色生态农牧产品品牌。拓展延伸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提升城镇发展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磨西、燕子沟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建设,重点推进磨西镇共和片区、蔡阳片区、燕子沟镇和平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

(本版图片由陈勇提供)

新闻推荐

“扶贫日”,让我们携手共圆小康梦

■本报评论员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四个国家扶贫日。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脱贫攻坚‘...

甘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