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成都首映式昨日举行 这封写给时代的情书打动观众

成都日报 2018-12-25 02:34 大字

众主创出席《大路朝天》成都首映式图片由峨影提供

“攀高原、住山洞、进工棚、涉激流,到崇山峻岭间高达数百米的悬空高架上,去取景、摄像、体验生活。这部电影,也是一封情书,表达我们对经历过的时代,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的一片深情。”昨日下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大路朝天》成都首映式在“峨影·1958”电影公园举行,影片导演苗月率主演陈瑾、郭晓峰、白微、巴登、张政勇、孙艺杨、孙敏等现身,言及创作感悟苗导心潮澎湃。

三代路桥人的命运和情感历程打动观众

《大路朝天》正在全国公映,影片以四川公路建设为切口,以成雅高速、雅西高速、雅康高速建设为题材,围绕一代路桥建设指挥者唐真红(郭晓峰饰)的人生危机展开。在超级大桥的修建过程中,出生在大桥建设工地的“桥三代”卢桥亮(白微饰)在坚守路桥精神的同时,同踌躇满志的交通大学毕业生张弛,回忆起老路桥唐金全(李保田饰)和江雪花(陈瑾饰)的难忘过往。祖孙三代路桥工人,伴随改革开放40年经历的命运和情感历程,深深打动了观众。

峨影集团董事长韩梅表示,联合山东影视、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策划创作电影《大路朝天》是因为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它就像一根根血管,为中国建设输送着无尽的能量,改革开放40年来,“蜀道难”的四川已成为历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拍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高速公路题材电影,最能唤起我们每个人因国家、社会、时代的伟大巨变而产生的自豪感。

巴登感同身受:回家的路更近了

雅康高速、雅西高速穿越崇山峻岭,跨过大河急流,其工程难度之大、体量之大,在片中都有非常到位的呈现。“路”与“桥”是中国文化中含蕴深邃的美好意象。电影在见路见桥的基础上,见人见精神,从上世纪50年代的老路桥人到今天的新路桥人,国家的建设者一代承接着接一代,青春的力量承前启后不断开创新的历史。

刚刚凭借在《十八洞村》中的精彩表演而荣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与华表奖双料影后的陈瑾,再度与苗月导演合作,在《大路朝天》中饰演女主角,挑战从20岁到80岁的巨大年龄跨度,与李保田搭档,共同演绎老一辈路桥人的平凡与伟大。陈瑾透露,“演20岁,最开始我是排斥的,是很累的一件事,那一瞬间演的时候要调动我所有的精气神儿,感谢苗导让我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更感谢她,这几年让我演了农民、工人,走进了普普通通小人物的生活,让我理解她们的世界。”

主演巴登是甘孜州炉霍县人,他扮演了电影里的第一代路桥人、一位石工,与修路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对雅康高速给家乡带来的巨变,更有着特殊的感受和情感,“想都没有想到”,他非常激动,“我曾经最渴望家乡有一条高速路,让回家的路不再遥不可及。以前成都到康定要两天时间,如果碰上塌方、大雪,回炉霍有时候要一个星期。现在成都出发一路高速,只要4小时就跑拢康定,回家的路更近了。我是真心感谢路桥人,感谢这个时代。”

和工长们的龙门阵打开了一扇历史的门

苗月去年秋天特意前往“川藏第一桥”——雅康高速位于泸定大渡河畔的兴康特大桥体验生活,“我在特大桥项目部的铁箱体活动板房宿舍住了几天。第一天夜晚就遇到了大渡河河谷秋冬时节呼啸的狂风!那个夜晚我突然很深地意识到,对年轻的路桥人来说,他们依然和前辈路桥人一样,要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考验。在特大桥采访的第一天,一位项目经理带我们走上了距离河面近200米高的猫道(沿大桥主缆铺设的钢丝网面施工通道),我们走得胆战心惊,他们如履平地。”

苗月还透露,在工程项目部食堂,夜晚和工长们的龙门阵给她打开了一扇历史的门,她由此寻找到了一群退休的老路桥工,他们中有过去年代路桥工程队里的潜水工和石工,这些老路桥工大多数都已经80多岁了,大多数的人身体都还很硬朗,也很健谈,他们笑说自己一辈子筑路架桥苦是苦,但那是在做善事。“从2017年秋天到2018年初春,在大桥工地,在雅西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在老路桥工人居住的宿舍区,我经历着创作冲动、故事构想、思想提炼的过程。不断收获的生活素材不仅让故事的设计渐渐形成,更让创作的主题思想逐步成熟起来:写父子情,写夫妻情,写爱情,我们要创作的是一封情书。这封情书,写的是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情感,写的是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不仅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建设的成就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就。”苗月深情地表示。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新闻推荐

以实际行动 开启援藏工作

视觉新闻近日,成都市锦江区第五批对口支援甘孜州炉霍县干部人才工作队正式入驻甘孜州炉霍县。工作队入驻时正值炉霍县开展...

炉霍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炉霍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