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彩回放2017 铿锵前行2018 锦江加快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

成都日报 2018-02-08 06:29 大字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竿!

刚刚翻页过去的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锦江区以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为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市委“中优”策略,牢牢把握“新经济、国际化、高品位”工作主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建设方面,锦江区从构建产业生态圈来组织经济工作、重塑经济地理,加快建设“1+1+3”产业体系,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改革攻坚方面,锦江区坚持用新理念重塑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系统推进改革创新“一号工程”,加快构建创新生态链,新旧动能正加速接续转换;民生福祉方面,锦江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新起点,新征程。2018年开年以来,锦江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围绕锦江“三步走”战略目标,突出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功能品质、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民生改善、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以时不我待、勇争一流、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全力打造“品位锦江”,加快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努力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新天府的征程中当好排头兵和主力军。

亮点A:提质增效

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全年GDP实现931.84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29亿元,增长10.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35亿元,增长9.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4%……这是锦江区2017年经济运行交出的答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锦江区切实转变经济工作方式,聚焦“1+1+3”产业体系,相继出台了产业政策30条、人才政策11条、招商措施29条等激励措施,逐步形成了以构建产业生态圈来组织经济工作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机制,商业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三大主导产业加快聚集,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

“启动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园区规划建设,签约入住新经济企业830家,其中戴姆勒等共享经济项目5个,中科院联动创新中心等平台项目6个,滴滴出行等独角兽企业投资项目6个。”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锦江区新经济性状开始显化。同时,华熙528、绿地中心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新希望D10、蓝润UFUN等落地项目开工建设,新引进阿里巴巴、现代金控等重大产业化项目23个,韩华泰科等“六类500强” 15家,法国摩纳等国际品牌112个,汇安融等金融机构40家,豚首互娱等总部型企业14家,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内资367亿元,投资促进成效明显。

“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锦江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注入了思想引领力和实践推动力。”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将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新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商业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全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推进、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锦江区将着力打造符合锦江功能定位的新经济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意商务区提档升级,全力提升对新经济企业的承载能力。同时大力实施“瞪羚计划”“独角兽计划”,努力培育根植锦江的独角兽企业。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聚焦重点项目,瞄准“六类500强”,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综合型(区域型)总部、功能型总部、成长型总部等总部类企业,切实推动全区总部企业数量和质量持续增长。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错位发展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做优发展建设规划、出台差异支持政策、配强建设招商力量,确保全区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亮点B:改革创新

“仅跑一次”入选2017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 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1月14日,从北京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牵头的“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上,备受关注的“2017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单位名单正式对外揭晓。锦江区的“仅跑一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全国各地推荐的126个改革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7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并在大会上做专题经验交流发言。

为何锦江区能在2017年的改革大潮中奔涌而出,名列前茅?

据介绍,这得益于近年来锦江区始终如一坚持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改革创新精神——锦江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该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仅跑一次”改革试点,打响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

据悉,锦江区在“仅跑一次”改革中,从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明确提出,到锦江区政府办事,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就能一次性办结,而且速度快、效率高。“仅跑一次”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2017年度我国基层改革创新的方向与成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表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攻坚迈向“深水”,以改革释放活力。据介绍,除“仅跑一次”外,锦江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创新探索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有效路径,并得到中宣部肯定,高质量承办全国现场会并做经验交流;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行政案件“快办速裁”工作机制,大幅提升了行政执法效率;推动22家区属国有公司改革重组为5大版块,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坚持用新理念重塑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系统推进改革创新“一号工程”,加快构建创新生态链,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锦江区将持续优化发展动力结构,加快构建改革、创新、开放、人才和政务服务五大引擎,切实转换发展动能,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2018年锦江区将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司法改革,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基层“微改革、微创新”;纵深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突破性的经济工作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亮点C:共建共享

进一步扎牢民生保障网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改革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2017年,在锦江区的民生答卷上有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民生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70.4%,全区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5所,中高考质量领跑全市;落实住房保障政策,为3400余人提供了住房保障;推进“互联网+医疗”,引进四川微医互联网医院;加快推进全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试点,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1家、社区养老院6个,在全市率先建成“社区十分钟健身圈”……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17年,锦江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为民生实事,涉及老旧院落改造、医疗、交通、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等,让民生项目含金量真正转变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在优质均衡教育方面,锦江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区域实际,在扩大教育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各类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5所,新增普惠性学位3420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中高考成绩领跑全市。此外,锦江区还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其改革经验写入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文件。

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2017年锦江区创建了双桂路五福、狮子山、春熙、成龙路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示范中医馆以及16个规范化中医角,完成了区妇幼保健院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示范单位的建设。基层中医诊疗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

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2017年锦江区出台“社区发展治理25条”,提档升级社区组织活动场所20个,打造完成“社区政务服务超市”10个,社会服务治理联动中心建成投用,一体化终端便民服务加快推进,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典范城区成效初显。

在院落改造方面,2017年锦江区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综合整治、分类改造、一院一策”的原则,投入资金6820万元,完成105个老旧院落改造目标任务,并全面完成这些老旧院落的自治组织成立、物业管理机制建立、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等工作。

在城市管理方面,2017年锦江区认真抓好省、市、区城市管理领域10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全年新增公厕15座、环卫工人休息房25座、城市便民利民疏导服务点2处,完成白桦林、棬子树片区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区垃圾压缩站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全年新增生活垃圾分类居民3.2万户。完成太古里、新开街片区增花添彩生态工程,建成112公里绿道体系和慢行系统,新建10处“小游园、微绿地”,提升改造66条道路绿化,完成何家冲、红庙子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区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着眼当前,放眼未来,2018年锦江区将继续深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在扶贫攻坚上,锦江区将精准锁定全区相对贫困人口,深化“1+1+N”帮扶困难群众长效机制,全面构建“政府救助+社会关爱”救助关爱体系;同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扎实开展对口帮扶炉霍、金堂、简阳工作,深入实施“格桑花开·锦绣炉霍”携手同行行动,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作用,以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等为重点,实施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行动,促进脱贫不返贫、增收可持续。

新闻推荐

面对五年来甘孜州党建工作取得的长足发展,广大干部群众感慨地说:“我幸福,党的光辉照我心!”请看—— 党建引领新航程

新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党员志愿者活跃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牧民党员在帐篷前重温入党誓词。虫草山上党旗飘。党员服务队进村解民忧。流动党员服务队。党的光辉照亮藏家村寨。“牢固树立‘四个意...

炉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炉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