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美丽蜕变
◎县委中心报道组 尼胡克布
平趟宽敞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房屋面貌焕然一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等一应俱全……近日,当笔者来到泸定县瓦斯营盘村时,发现这个昔日落后贫穷的村庄,已是旧貌换新颜。
调整产业结构 开启蜕变之路
瓦斯营盘村位于大渡河西岸,距县城20公里,与冷碛和兴隆镇隔河相望,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两个组,共108户36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650亩,退耕地448.46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油菜和花生等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樱桃等。”该村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偏远,特别是位于高半山的下松林组,该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是远在深山人未识的典型贫困村。
“房前屋后遍布鸡舍鸭笼,家禽粪便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村子里生活垃圾淤积成堆……不仅如此,弯弯曲曲的进村公路在洪水季节经常会发生塌方,影响出行。10多年来,村民们盼望着能有个清洁美好的家园。”村委会主任如是说。
转机来自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强力推进,近年来,瓦斯营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民观念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变。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从村民急需解决的事入手,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脱贫锐变之路。
“村子一点一滴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瓦斯营盘村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希望,也是新生。”村民王春华介绍,村退出户脱贫带来的变化不仅如此,更体现在瓦斯营盘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壮大上。
“有了党委政府的帮助,我将继续发展花椒产业,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王春华放弃了在外打工和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20余亩花椒进入丰产,2017年仅花椒种植一项,就为全家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
“宏图源家庭农场主要是养鸡、养蜂、种植木耳,下一步将把规模做大并带动全村村民发展种养殖业。”瓦斯营盘村宏图缘家庭农场内,农场主人张意正在查看蜂箱,他说,近年来生态高山木耳和本地蜂蜜的需求量增大,发展前景良好,家庭农场以养蜂、养鸡和高山生态木耳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格局已经形成。2017年宏图源家庭农场销售土鸡3600余只、干木耳5斤、蜂蜜60余斤。
壮大集体经济 实现脱贫摘帽
该村突出项目引领,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为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村两委负责人利用40万无村级“产业周转金”,成立两个农村合作社,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带领贫困户种植羊肚菌,每年向村集体交纳1.2万元,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全村108户360人,人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3元,超过人均3元标准10倍;整合项目资金,投资240万元,完成下松林7.9公里通村道路硬化;投资131.5万元,新建村内产业路10公里和入户路3公里,整村已完成硬化路的全覆盖;投资5万元,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配备1名专职村医,现已采购13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基本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在全村新建3个通信基站,使该村实现4G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
同时,该村充分利用高半山自然资源优势,在下松林组发展花椒、核桃等产业,在坝区瓦斯营盘组发展白芨、重楼等中药材和羊肚菌,使其成为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衔接民建省委向18户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金5.55万元;雅安市商业银行投资7.6万元,资助5户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14户贫困户享受金融惠农政策,贷款42万元;向10户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基金10万元;向25户贫困户每人发放产业扶持金1000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投资15.75万元,实施核桃低改100亩、花椒低改50亩、新建花椒基地100亩;投资35.5万元,新建桑果基地50亩、红心果基地50亩、特色蔬菜种植100亩。大力培育特色养殖业,投资25万元,发放蜂箱300个、发放种羊3只、发放鸡苗4636只、建设圈舍2个160㎡。
2017年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9人退出贫困户,并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瓦斯营盘村村民安居乐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整个村群众从里到外都焕发着一股干劲,正努力在小康路上奔跑。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记者陈斌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如何为全州乡村振兴探索经验、提供...
泸定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泸定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