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了 思路宽了 聚焦甘孜藏区农村公路三年攻坚
◎周晓宏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从羊肠小道,人背马驮,到砂石公路,再到通乡油路和水泥路,甘孜州各族群众见证了“路”的变迁。如今,纵横交错的公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来往穿梭,繁华美景处处可见……
“最初的梦想,就是把从镇上到村上的骡马大道弄通畅,没想到我前两年就看见黑油油的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71岁的李明孝是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村民,眼见着村里的骡马从运输的“主力军”逐渐“失业”……
“顺着这条路,我坐汽车一小时就到泸定了,再顺着雅康高速能顺畅地到达成都,再到达那边的那边。”老人找不到更好的地名,但他知道,如今顺畅的交通能够带他到达任何遥远的地方。
和平村紧靠着景区牛背山,过去由于通村公路等级低,村民出行难、运输难。村里不通公路时,村民养的猪卖不出去,种的核桃、花椒也运不出去,村民赚不到钱,生活非常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刘显虎深有感触地说:“通道不便捷,本地资源再丰富也是白搭。”
道路制衡、交通制约,高原险道曾一直阻碍着甘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实现货畅其流,不仅是州委州政府领导所想,也是百万甘孜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心愿。“通过交通攻坚,2015年以后,我们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和平村一下就成为万元村,不少村民购买了小汽车。”刘显虎说,以前3米宽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改扩建成6米宽的水泥路。
“柏油路铺好后,前往道孚的游客越来越多,以往一年最多只能挣两万块钱,现在收入起码翻了一番。”道孚嘎依热藏族民居老板张贵芝说。道路通了,思路宽了。不少农牧民改变了以往足不出户的状况,纷纷走出去、找出路,有的学习实用种植养殖技术,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做生意,有的跑运输……不少农牧民盖起了楼房,添置了家具、家电,购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甚至小轿车。
补齐农村公路建设短板,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甘孜州坚持把服务民生放在首位:2015年启动全州农村公路建设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作项目贷款贴息。截至2017年底,全州农村公路里程达3.2万余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达率均达100%,通畅率分别为94.2%、77.5%。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讯近日,州人民政府下发《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州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7月1日...
泸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