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尖兵淬炼“工匠精神”
大桥即将建成,柏图胜一家喜笑颜开。一幅标语折射出建设者的“工匠精神”。
■谢臣仁 本报记者 陈杨 文/图
4月1日,东方晨曦微露,著名红色旅游景点泸定铁索桥上,游客已是熙熙攘攘。
作为一座 “茶马古道”隘口上闻名遐迩的铁索桥,300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300年的风雷激荡,目睹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的变迁。
屹立数百年不倒,12164个铁环仍紧紧相扣,这其中离不开300年前建设者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每个铁环上都铸刻着制造者的名字,至今还未有铁环因质量问题而损坏。”泸定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泸定桥上游不到5公里的地方,单跨达1100米的兴康特大桥正在修建。作为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和复杂风场环境下世界第一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以其极高的施工难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川藏第一桥”。
离家千里建大桥 爱岗敬业献青春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今年2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段重型钢桁梁成功吊装,兴康特大桥顺利实现合龙。现场建设者们的欢呼响彻云霄,大桥项目部副经理柏国胜和妻子张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4年大桥开建,柏国胜夫妇就把家安在了大桥旁的工地,把辛勤汗水融入这片土地,如今3岁的小孩就在当地幼儿园读书,成为地道的“泸定人”。
下午1点,本是午休时间,负责物资设备管理的杨志明,却顾不上休息,对下午要吊装的材料进行检测。
从上海海事职业学院毕业后,杨志明就一直吃住在大桥建设工地上。“我的家乡在巴中,由于路途遥远,逢年过节就没回家。好几年没回家,还是挺想家的。”脸庞消瘦皮肤黝黑的杨志明在谈到家时很是惆怅,“还好今年大桥就建好了,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一趟。”
“项目部有30多人,大家没有假期、没有周末,只为早些将大桥建成,让藏区各族群众出行更加方便。”雅康高速公路C1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副总工程师蒋锦果话语坚定。
品质工程工匠造 工匠精神闪光芒
全长1411米、主跨1100米,是川藏第一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有世界第一长的隧道式锚锭系统,多个“国内首次”“省内第一”,申报国家实用型专利8项、专项发明2项,兴康特大桥就是“工匠精神”的完美呈现。
“兴康特大桥设计之初,长度与亚洲最大悬索桥云南腾冲龙江特大桥一致。在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现场踏勘后,决定将兴康特大桥缩短至1100米。虽然与亚洲第一失之交臂,但大桥设计更科学、更安全、更耐用。”在采访时,蒋锦果向记者透露一个不小的“秘密”。
对品质的坚守、责任的担当、不忘初心的执着,是兴康特大桥建设者的一致追求。
每一个坚守在大桥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清晨5点,在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兴康特大桥建设现场已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劳动号子声不绝于耳,施工人员争分夺秒赶进度。
兴康特大桥作为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和复杂风场环境下世界第一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就是复杂风场。4月1日下午,大桥建设现场连绵不绝的大风如期而至,工人们系上安全绳,迎着大风,对新吊装的材料一个螺丝一个螺丝的拧紧。
“自开建以来,这里最大风力达到过12级。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风力达到9级时就必须停工。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大家不得不5点就起床,与‘风\’抢时间、与‘风\’抢进度。”蒋锦果表示。
建设钢桁梁悬索桥技术我国已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承建大桥的四川路桥集团已在全国多地建设多座类似桥梁。
但大桥建设者思想却未有丝毫放松。技术员车近平2015年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雅康高速特大桥项目工作,“考虑到当地复杂风场,在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后,对建设工序作了科学合理调整,上午进行大型材料吊装,下午进行小型机具施工。”由于风场复杂,吊装材料时摇摆比较大,每次都是高度紧张,确保不能有一丝瑕疵。
团结协作破难题 用心用力建精品
唯有紧密团结,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唯有密切协作,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
兴康特大桥作为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和复杂风场环境下世界第一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团结,推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安全质量得到有效管控。建设至今没有出现一例因质量不过关而返工、停工的案例。
4月1日,雅康高速公路JL6总监办安全监理工程师吴守荣和其他监理在建设现场密切关注工程建设。雅康高速寄托了三代川藏人的寄托、三代人的希望,作为第三代川藏建设者的吴守荣深感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从2014年开始,配置的13人监理人员就没更换过,确保工程质量的延续性。”吴守荣说,“不仅对现场质量严格把关,我们还在方案上严格要求,建设至今内部评审95次,专家评审41次。”
兴康特大桥作为一座钢桁梁悬索桥,对原材料质量把控显得尤为重要。监理公司做到了源头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源头控制具体为实行原材料使用进场许可证制度和工序交验制度、重要构件生产厂家派驻钢结构专业监理工程师驻厂监理方式、总监常定期到厂检查措施,多手段并举,从源头上把控了生产质量,杜绝质量缺陷。
事中控制保持监理工作独立性与履行监理职责双管齐下。按照要求设置直线职能式二级监理机构,设置施工现场驻地办,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采取巡视、旁站、测量、抽查等方式,既便于交流管理又保持监理相对的独立性,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采取指令、文件、会议、违约处理等手段履行监理职责,严格执行“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工序报检制度原则。
事后控制总监办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合同质量目标,对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核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向施工单位下发指令文件,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分析不合格发生的原因,并上报整改处理方案并经批准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书面回复处理情况。
撕裂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大渡河天堑,自古就是汉藏两地商贸互动和文化交流的梗阻。随着兴康特大桥建设进入尾声,沿国道318线四川段修筑的川藏高速公路新干线将全面崛起,将极大地拉近四川藏区与内地时空上的距离。
兴康特大桥
●
●
精于工 匠于心 践于行
手记
“世界第一”“国内首次”“省内首次”“8项国家新型专利”……在“川藏第一桥”——在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建设工地采访,我们被一个个奇迹所震撼、被一项项创新所折服、被一颗颗“匠心”所感动。
“地形极其复杂、地质极其复杂、气候极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施工极其困难” ,建设兴康特大桥,每一个“极其”都是一道道“关卡”。
不患无策,只怕无心。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怀着对藏区人民的热爱、本着对筑路事业的追求、凭着对攻坚克难的信心,用心用情,冲关夺隘,屡建奇功。
大事作于细、难事变于易。兴康特大桥由“难途”变“通途”、从蓝图变现实,源于建设者的真心愿干、雄心敢干、用心实干、匠心巧干,正是众多建设者态度精心,做到过程精细,才形成结果精品。
精于工,匠于心,践于行。一路采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敬业、乐业、精业”的鲜活生命,是一处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动实践, 是众志成城、精益求精的完美呈现。
大桥横跨天堑,矗立“雪域高度”。职业的高度铸就了事业的高度,事业的高度凝聚成精神的高度。在我们慨叹“川藏第一桥”的雄伟壮观时,让我们向勇担使命、勇争一流、勇于奉献的“天路尖兵”致敬。
新闻推荐
伊莎白(右一)在解放区和中共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柯鲁克拍摄的中国农村被集结成书出版。1947年,柯鲁克在太行山。伊莎白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情(二)完成藏区调查之后,伊莎白来到璧山县大...
泸定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定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