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疏通“血脉”筑坦途 ——泸定县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交通扶贫篇

甘孜日报 2017-11-15 01:25 大字

热火朝天筑路忙。

■泸定县委宣传部

本报记者 袁飞 文/图

率先脱贫摘帽泸定在行动

特别报道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时代强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泸定作为将在全州率先脱贫摘帽的县,在***工作中有哪些亮点?成绩如何?为全州***总结了什么经验?……日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泸定进行深入采访。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率先脱贫摘帽泸定在行动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泸定县全面加强城乡道路建设,打通了一段又一段经济发展的“血脉”,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年以来,泸定县围绕高半山农业开发和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以交通先行助力***和全域旅游。

打通城乡“经脉” 科学规划交通网

公路通,百业兴。然而,对先天发展不足的泸定而言,尽管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公路建设仍是一块短板。

“由于地处大渡河河谷地带,境内山大沟深,加之农民居住分散,泸定在交通方面的投入大,收效却并不明显。”泸定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袁熙洪说,受制于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泸定县生产生活物资购进和农畜产品外销十分不便。更重要的是,多年前泸定县几乎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严重缺乏。

曾几何时,在泸定的广大城市和乡村,不少人一直被交通不便、乘车安全等问题困扰着。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如今,泸定城乡居民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随着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快速延伸,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络已在泸定基本形成。

一条条客运线路,犹如一道道彩练,成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一辆辆客运班车,把昔日偏远的山村和外面的精彩世界紧紧连接起来。

去年以来,泸定县启动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11月8日,记者来到泸定县采访,亲身体验了城乡公交给农村群众带来的便利。一张张纯朴的笑脸背后,是当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生产生活变化的生动见证。

“我们现在在家门口除了能享受到城里人的服务外,还能把山里的‘土货\’卖到城里的餐桌上,实现脱贫增收。”这是泸定县加郡乡海子村农户最深刻的感受。

为啥土特产能走出大山,成为农户们的“金疙瘩”?“交通建设为泸定的脱贫攻坚起到了先行的作用。”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认为,“交通先行,带动了脱贫增收产业的发展,为泸定的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基础。”

位于甘孜州东部的泸定县,是甘孜州进藏出川的咽喉要地,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虽然国道318线和省道211线纵贯全境,便捷的交通让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这里也因山高谷深的特殊自然环境,60%的村组居住在高山半高山地区,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些村组的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坝区相比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山区乡村人民饱受了交通不便之苦。县内丰富的资源,也因交通的落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落后的农村交通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十二五”期间,泸定县不断深化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路、90%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标。

“在交通建设中,除了限时完成脱贫攻坚重任外,还需要打通城乡‘经脉\’,实现交通助推脱贫的可持续发展。”泸定县委副书记、县长祝邦文认为,要实现可持续脱贫还需要完善农村“大交通”网。

“公路通,百业兴!”一条条高标准的农村公路,连接起一个又一个村庄,打破了农村自然封闭状况。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网络的基本形成,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出行难、乘车难问题。老百姓破天荒地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安全车”。

和谐发展 城乡齐头并进

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判断一个地区的道路是否通达,只看城市“大道”是不够的,更要看村镇“小路”能否交织成网;判断一个地区的运输是否顺畅,只看城市的车站枢纽是不够的,更要看百姓出行是否方便。农村公路网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

近年来,泸定县交通运输局运管所立足农村客源、客流实际,利用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公路等级提高的有利时机,大力整合农村运输市场资源,采取定线定班、分段分区、循环发车、延伸线路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农村客运网络,推进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服务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他们从线路许可、班线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农村客运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使具备通车条件的乡村都能够及时通上班车、已经开通的班线能够正常运行。同时,把城乡公交网络建设作为优化道路运输结构、完善道路运输网络的重要举措,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全面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进程。并对全县乡镇的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实行公司化管理,统一车型、统一车体颜色、统一标志标识和设施配备,循环运营,滚动发车,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城乡公交,既使农村融入城市,也让城市走向农村。随着公路的延伸,昔日闭塞的行政村、偏僻的自然村如今珍珠般串联起来,处处闪现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光芒。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建成,一辆辆客车开进了乡镇,一辆辆货车开进了村庄,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方便了老百姓,运出了农产品,赚回了大钞票。公路沿线,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生意兴隆,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来来往往……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得益于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公路工程。

如果说乡村公路建设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出行条件,那么,公路沿线站点建设则成为了百姓出行的快速通道。

发展农村运输事业,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是建设农村公路的根本目的。泸定县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建成效应,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同时,切实加快农村客运建设,要求农村公路建到哪里,农村客运就通到哪里,让城市公交下乡、农村客运班车进城,城乡居民共享现代交通发展成果。

一条条道路的建设,使泸定拥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100%的乡镇、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12个乡镇93个行政村通农村客运,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道、旅游公路为干线,通乡通村公路为支线的外通周边、内联城乡、工矿、旅游景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新闻推荐

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开始桥板作业 成功安装首段钢桁梁

建设中的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本报记者张兵摄本报讯(记者肖宵刘小兵)9月26日上午,泸定县伞岗坪村雅康高速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施工现场,喜庆的鞭炮夹杂着喜悦的欢呼声在大渡河谷久久回荡。上午10时30分,...

泸定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泸定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