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穷山村变“聚宝盆” ——泸定县海子村组建合作社助农脱贫奔康

甘孜日报 2017-09-25 01:30 大字

泸定县海子村新村貌。

■桑珠 白鸿涛 本报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海子溃,人到来,靠双手,水田成,勤致富,修村路,挖水渠……”9月18日上午,记者一行在泸定县见到了顺口溜中的“海子村”。老丙五年,水打嘉定,一对金鸭子飞出加郡海子,海子村由此得名。

据海子村第一书记陈国刚介绍,该村位于加郡乡东北方,距乡政府9.5公里,平均海拔1910米,现有耕地400亩,全村60户238人,是典型的彝汉混居村,也是今年拟脱贫摘帽贫困村。2014年,该村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通过入户宣传、农户自愿申请、干部入户核算等形式,精准识别出了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叶红兵是海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过去,一年的经济收入只能让一家人勉强糊口;去年6月,他与村民苏元军等人创办了祥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后,收入翻了几番,他用赚到的钱买了一辆小车专门接送在德威小学读书的大儿子。

“刚嫁来这里时,村里水、电、路都不方便,连买瓶酱油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到乡上去;现在的生活完全是大变样,水泥公路通到了每家每户门口,一根根水泥电桩拔地而起,满足了村里的用电需求,村级活动室操场里还购置了健身器材,现在的日子真的跟城里人一样,很富足很滋润。”叶红兵爱人向记者发出阵阵感叹,2008年,她从冕宁嫁到该村,近10年的时间,不仅让她从外地人变成了本地人,更让她亲身感受了村子的变化。

现在,叶红兵一家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在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时,还能增加自身收入。“从最初的山间小路到泥巴路再到宽阔的水泥公路,我们合作社的产品再也不用发愁运不出去,今后这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红火。”叶红兵说。

据了解,该村总共成立了四个合作社,分别为“祥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双合互利养殖专业合作社”、“宏运林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彝家致富专业合作社”;黑木耳、核桃、跑山鸡、山羊等是合作社的主要农特产品;在合作社助力下,201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

“我们村所有的农户都达到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都得到了充分保障,所有农户都参加了新农合,贫困户生病住院全免费;农户都有安全住房(三保障)。同时,还落实了16户贫困户扶贫贷款,30万元产业扶持金中21户贫困户每户借支1万元,剩下的9万元由合作社借支,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基金)。”陈国刚如是说。

据了解,该村整合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精准施策,严格对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实施了饮用水及节水灌溉、农网升级改造、通村公路加宽硬化、民居提升等项目,保障了全村饮水安全、用电安全、出行安全和住房安全。

同时,该村还实现了电信光纤全覆盖,完善村级阵地的功能布局,设立规范布置、符合标准的相关功能室;今年将再扩建205个平方的会议室,进一步完善活动室功能布局。此外,在有集体经济方面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整合项目资金,种植了35亩白芨,30亩党参,见效后按1:6:3进行分红。产业发展方面则聚焦于种养殖规模的扩大,蔬菜、木耳、中药材、养猪、养鸡等均给予相应补助,从而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海子村属半高山地区,这里不适合发展其它产业,因此我们村委班子成员商量调整产业结构,主要养殖猪、鸡和种植中药材、尤其是黑木耳种植让全村一年的收入可达4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脱贫摘帽的力度,实现脱贫奔康,以最好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陈国刚说。

新闻推荐

案件办理情况公开

(第九期)(一)总体情况:截止8月28日,甘孜州共计领签到12批26件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甘孜州群众信访举报件,目前已办结16件。★信访形式划分:来信21件,来电5件。★办理要求划分:其中19件为加星件,按照要求必...

泸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