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动贫困群众奔康致富的内生动力 泸定县推动贫困村物质精神“双脱贫”

甘孜日报 2017-07-27 02:09 大字

本报讯(县委中心报道组尼胡克布)“我们现在主要要靠自己的双手奔小康,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做得更好了,房子更巴适了,学生娃娃读书也有国家给补助,为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今后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养成折好衣服、被盖的好习惯,灶上的锅锅碗碗也要放整齐,房前屋后一定要打扫干净。”日前,在泸定县海子村,村民邱万彬在接受采访时,对笔者说起了这一番话。

为助推贫困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扎实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四好村”建设,切实树立“红城绿谷、康养泸定”的良好形象,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近年来,泸定县加强了对贫困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宣传引导工作,内容涵盖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与互动、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宣传引导等。

海子村位于泸定县以南35公里、大渡河东岸,平均海拔1910米。过去,这里因交通不便、地形特殊,致使经济发展落后。如今,该县通过下大力气改善通村公路、农村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打造标准核桃园,发展养殖业和高半山黑木耳产业,使海子村成了泸定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示范点。目前,利用海子村独特的气候和区域特点打造包装的高半山黑木耳,年销售额可达40万元。

海子村支部书记陆正高说:“我们村‘五改三建\’工程已经完成,水电路全通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把厨房、卫生间改建好,让村民养成好习惯。”

海子村目前正在开展的“三看三比” 流动红旗星级评比活动,更是让群众有了“标准模板”。“距离好的标准还有一大截,所以我们要下‘绣花\’功夫。”泸定县加郡乡党委副书记刘臣伟说,脱贫路上产业发展是关键,但让老百姓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也必不可少。“比如说‘三看三比\’,就是看谁家最爱清洁,比谁家是‘卫生星\’;看谁家的环境最美,比谁的屋内摆放最有序;看谁家鸡羊粪便处理最规范,比谁家鸡羊管得最好。”刘臣伟说,别小看这小小的制度,一点一滴的改善最能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泸定要按照‘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形成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扭转‘等靠要\’思想,调动起贫困群众奔康致富的内生动力,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泸定县委常委甲足约呷表示。

新闻推荐

长征■ 王树增 /著

下午,四团夺桥的作战方案定了:二营和三营火力掩护,特别注意用火力阻击两侧的增援之敌;一营分三个梯队正面强攻。首先发动进攻的是一营二连连长廖大珠带领的二十二人突击队,他们必须强行攀索到达北...

泸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