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三年内全域养蜂18万箱 理塘县:小蜜蜂酿出“甜”产业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8-29 21:15 大字

8月25日,在海拔3600多米的理塘县甲洼镇俄顶村一山头,嗡嗡嗡的声音响在开得正艳的藏药花、野花上空,一群群小蜜蜂正忙着采蜜。

白色的蜂箱星星点点般嵌在一大片绿地上,和小蜜蜂一样忙着的还有德巫乡拉拉村民杜基翁丁等四名村民和技术员,分箱、收蜜、查看蜜蜂的采蜜情况和繁育状况。别看这些简单动作,杜基翁丁和五名当地学员从2020年7月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结业”后,才在理塘县拉波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上岗的,现在难度较高的召回出逃蜜蜂也会了。

杜基翁丁说,我们乡和周边麦洼乡、君坝镇这些年也有零星土法养蜂,但也是分蜂群势差、蜂王老化后继乏力、巢虫滋生病虫害多发,一年辛苦下来,却只收了几斤蜜。特别是高原昼夜温差大,蜜蜂很难熬过漫长的冬季,头年十桶蜂,来年变一桶,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成都市新都区援建理塘县以来,四川新笑林酒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区工商联倡导的“十百千万”援藏工程,以产业扶贫为己任。2020年6月,在理塘成立四川甘孜理塘县郎卡卓切蜂业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公司的引入,通过有效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专家的传授,针对高原地区在设施设备方面进行专门定制,拉波镇养蜂基地打破了高原蜂难养的传统观念,600箱蜂当年就获得丰收。一箱蜂每年至少能出30斤蜜。按保底收购价每斤100元来算,一箱蜂蜜一年最少就有3000元的收入。学到了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操作的杜基翁丁等村民也实现稳定就业,现在他每月有4000元工资、400元生活费、三天假期。“再过半个月,我们两台流动养蜂车将转场到雅安市石棉县蜂场,让蜜蜂安全越过冬天。”杜基翁丁说,这也是我们高原养蜂人以前最头疼的事。

蜜蜂在蜂箱周围进进出出采蜜,而专业养蜂人张冬在一旁忙着取蜜,张冬戴着手套和防蜂帽,打开蜂箱盖,轻轻地从蜂箱中取出一片蜜蜂巢脾,蜜蜂在巢脾上飞来飞去,金黄色的蜜糖隐约可见,他将蜜蜂巢脾放入取蜜桶内,转动把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巢脾上的蜂蜜便流入桶内,色泽纯正,犹如琥珀一般。“理塘县的中华蜜蜂是以理塘特有藏地药材植物为主要蜜粉源,所酿造出的原生态蜂蜜完美地保留了涉藏地区药材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加之海拔高、紫外线强,日照充足、水蒸发量大,形成高原特有的高高原蜂蜜。”张冬说。

拉波镇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发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及“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建立有效的企农利益连接机制,实行“分险共担、利益共享”。“让世代依靠传统畜牧业为生的农牧民,依托党的惠民政策,通过思想转变,投身到当地得天独厚的蜜蜂养殖产业中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动更多的农牧民增收致富。”拉波镇党委书记次乃说。

据理塘县郎卡卓切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娟介绍,从2021年开始采用“企业+合作社”的商业模式,在理塘县14个适合蜜蜂养殖的乡镇全面推广养蜂业,以乡为单位建立高原养蜂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养蜂5000箱到10000箱。力争3年内实现理塘全域养蜂,规模可达到18万箱,提供就业岗位3600个以上,为理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叶强平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琦

新闻推荐

“逐美之行·无界漫谈”走进理塘解锁长安汽车新科技智慧美学设计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原创设计越来越获得市场认同,充满时尚潮流气息的车型深受市场欢迎。4月28日,“逐美之行·无界漫谈...

理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