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农事忙

甘孜日报 2020-03-05 01:00 大字

◎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张海磊

山上积雪还未消融,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濯桑乡,村民降央起了个大早,和其余4名拖拉机手一起,通过严格防疫程序后开始工作。

降央开着手扶拖拉机在蔬菜大棚里耕地,“犁地、下农家肥后,就开始种小番茄。”在该种植基地,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务工的村民们正在翻土、犁地,为今年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农作物做准备。

在基地不远处的玛吉阿米花园农庄,也是一派火热的春耕景象。工人们正在大棚里忙碌,为草莓除杂草。“一听老板通知可以复工,大家都来了。”老员工拉西说,早一天上班,多挣些钱补贴家用。

甘孜州丹巴县大邑村,村里种下的中药材到了成熟期,村民们纷纷到地里挖下第一锄。“昨天我到县上买锄头,那儿的打尖锄基本上被我们村买完了。”村主任周洪文说。

“中药材一般第一年种下,三四年后开挖。中间每年只需要除草,比较轻松,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外出打工。”周洪文介绍。目前,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以及担心机具开挖损伤药材,村民们纷纷以户为单位进行人工采挖。

初春的阳光洒在藏寨上,村民苏国强家的楼顶上铺满了刚采挖的羌活,经过简单处理,晒干后就可以销售了。他家7亩地都用来种植中药材,仅2月28日一天,收获的新鲜羌活就有近1000斤。“跟药材公司签订的合同保底价是晒干后每斤40元,收购价要看市场情况,基本上今年仅羌活就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苏国强说。

新闻推荐

村史馆里看变迁 理塘县卡娘村村民新旧对比感党恩

卡娘村村民正在参观村史馆。甘孜日报讯藏式杠杆、炒芥面用勺、马鞍、片木头、舂米棒槌……1月16日,在理塘县甲洼镇卡娘村...

理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理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