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起来 香菇“香飘”高原
采摘香菇。
□特约通讯员 叶强平 文/图
“生产菌包、采香菇、剪菇脚、晾晒香菇……”近日,在海拔3600多米的五粮液理塘上马岩香菇产业示范基地,30多名当地农民正忙着生产加工香菇,准备销往珠海等地。
该基地于 2018 年 9 月动工,是按照现代化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模式规划建设的,由理塘县下木拉乡上马岩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理塘县政府、甘孜州绿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筹建,总投资894万元。目前已完成搭建菌包生产车间及养菌大棚 40 余亩,建设生产厂房一间,配备粉碎机,劈柴机,程控装袋扎口一体机,常压、高压灭菌锅炉,烘干机等设备。同时配套建设包装、冷链仓储配送区,办公、生活区,观光休闲区等设施。
“该项目以发展生态农旅产业为基础,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投入,使村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对口帮扶单位+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村资产公司)+致富带头人+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下木拉乡党委书记洛绒向秋告诉笔者。
“这里非常适合香菇生长,种得好的还有质量上乘的花菇。而且当地群众也需要种植技术。”正在向务工村民传授技术的技术总监黄建中说,现在基地每天的出菇量在5000斤左右。
上马岩村贫困户兄兄一家三口从基地开建起,都在此地打工,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上马岩村是偏远山村,土薄地瘦耕地少。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我脱贫的信心更足了。”兄兄说,今年4月底,亲戚约他上山采集虫草,他拒绝了。“采集虫草还要看运气,还是在自己村的基地打工挣钱稳当。”同村的贫困户多吉则在培菌车间负责碎木屑,每天有 120 元的收入,他说:“没想到我会从牧民变成产业工人。虽然现在工作简单,但我以后还要多学技术,争取变成技术工人,工资也会更高些。”
据了解,下木拉乡借力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结对帮扶的合作平台,并与“田岭涧”金堂优质农品品牌、新都区理塘农牧产品体验店形成销售合作关系,打造下木拉专柜销售香菇产品。五粮液集团职工还通过“以购代捐”等方式,采购香菇等产品进行帮扶。据五粮液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主管、上马岩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闻介绍,基地建成后,年生产香菇菌包50万袋、产量100万斤、产值800万元的规模,可提供劳动就业岗位60-90个(含季节性用工),人均年收入可达3.6万元/人。
“下一步,基地将利用已有的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引进工厂化制菌生产线,大力推广香菇、木耳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申请注册‘藏孜源’食用菌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彻底带动理塘县、乡食用菌产业发展,发挥产业发展斩穷根、促增收的积极作用。”理塘县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越野”不能变“撒野” 让法治意识、生态文明素养与户外活动程度同步提升,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课题
“越野天堂”“隐世仙境”“世外桃源”……对于爱好户外旅游越野的人们来说,四川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四川省幅员广袤,地质...
理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理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