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路”捡垃圾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7-21 09:18 大字

参加 “ 擦亮天路 ” 的志愿者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前合影 。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川藏公路全长2000多公里。因为地处高海拔地区、路途艰险以及沿途的壮丽风景,川藏线被称为“神奇的天路”,号称是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旅游骑行徒步。但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改变垃圾围“天路”的行动已经开始。有公益组织发起“擦亮天路”的志愿行动,有公民个体踏上徒步捡垃圾的旅程。他们在清理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心。

七八月份是川藏线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这时,如果你从四川成都出发,沿着318国道向西藏拉萨进发,一路上,除了旖旎的风光和壮丽的景色,你还会看到路旁不时闪过三五成群弯腰低头的人。

他们在高山峡谷与河流冰川间捡拾垃圾,手腕处往往会系着一条蓝丝带,身旁可能还有一面白色旗子,上面写着“美丽公约 擦亮天路”几个大字。

美丽公约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文明旅游公益活动,旨在号召每一位游客都来做文明旅游的志愿者。“擦亮天路”最早开始于2015年,3年多来,数十万人次加入了这个活动。

“这就像是在人们的心中种下文明的种子。”美丽公约的主要发起人史宁对《工人日报》记者说,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开花结果,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看着真的很难受”

2013年以前,史宁做了10年的旅游目的地宣传和城市品牌营销工作,目睹了大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2013年,他和两个朋友发起了美丽公约行动,想借此唤起人们文明旅游的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2015年,他们开始从单纯的宣传走向实践,在云南洱海组织了一次垃圾清理的志愿活动,效果很好。之后,他们召开策划会,想要将志愿行动在更大范围铺开,“哪儿垃圾多,选哪里”。

川藏线自然而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在美丽公约全国活动部部长殷泽魁的记忆里,走在川藏线上,会不时看到游客乱扔的垃圾,它们或散落在公路旁、草地上,或集中于斜坡下、河流里,“往往远处是蓝天白云,脚下是各种垃圾”。还有不少藏民反映过,自家的牦牛就是因为吃了塑料堵塞了咽喉管道而死去。

据统计,2017年,西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561万人次,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是402万人次。游客的迅猛增加远远超过了川藏沿线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

“许多当地政府在捡垃圾上就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史宁说,以甘肃省理塘县为例,当地的政府官员告诉他,理塘县的县内公路共有300公里,在旅游高峰期,每3公里就需要派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清理垃圾。光这一项,每年的财政支出就超过360万元。

由于藏区的运输成本过高,这些旅游垃圾很难被回收利用。目前,藏区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在生活区附近直接焚烧或者填埋。2015年,史宁从318国道去拉萨,在西藏芒康县的一个镇上,他看到公路旁的一个山坡上全是各种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可乐瓶、包装盒等等,层层叠叠地铺开来,有的还直接滑落到澜沧江里。

“看着真的很难受。”史宁说,2016年,他又到这个地方,发现垃圾整体往前平移了10米。他琢磨了半天才想明白,原来当地是将垃圾集中倒在路边,然后等山体滑坡后,把土堆沿着山坡倒在垃圾上,“他们认为,这就是填埋了”。

殷泽魁告诉记者,这些垃圾在大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易拉罐需要50年,薯片包装袋需要70年以上,塑料瓶需要两三百年,玻璃瓶需要一两百万年,电池的降解时间,就更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

“如果能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那么地方政府就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垃圾回收上了。”史宁说,2015年底,他们正式在川藏线开展了美丽公约“擦亮天路”行动。

“我做这些都是义务的”

问题是,从成都到拉萨,路长2000多公里,途经数十个县市,还有漫长的无人地带。该如何“擦亮”?

史宁选择的突破口是,号召进藏游客力所能及地捡垃圾。他们在当地组建和培训志愿者队伍,通过他们再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清理垃圾的行列中来。目前,美丽公约在西藏就有6个志愿者分队。

但这只能减少垃圾的存量,更关键的是减少垃圾的增量。殷泽魁说,这就需要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为此,美丽公约在进藏途中那些必经的酒店、安检站、旅游景点等都建立了活动点。

以芒康县为例,作为318和214国道进藏线路的交汇点,所有进藏车辆都会从这里经过。因此,美丽公约就与沿途的公安检查站合作,把芒康县安全检查站发展成了他们的线下活动站。公安在检查车辆的同时,还会给每辆车系上蓝丝带,号召每位进藏游客承诺文明旅行,绝不乱扔垃圾。

徐洪四川雅安经营着一家青年旅舍。每年有8000到3万人次不等的进藏骑友们入住这里。几乎每天晚上8点,他都会把骑友们集中起来讲路况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自从成为美丽公约的活动点后,他都会顺带着宣传环保理念,给每个骑友发放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和蓝丝带,鼓励他们在沿途力所能及地捡垃圾。

“我做这些都是义务的。”7月14日,徐洪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愿意一直做下去。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参与‘擦亮天路\’活动的游客,可以在里头添加自己在路上捡拾垃圾的照片,然后生成海报,转发到朋友圈。”殷泽魁说,只要分享够8次海报,到了拉萨就可以在指定地点领取一枚蓝丝带奖章。领到奖章的人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奖励,比如旅游景点的门票优惠,相关酒店客栈费用的减免,“我们还在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谈,希望能吸引他们加入到这个行动中来。”

接下来,史宁希望能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川藏线沿途的垃圾集中和分类站的建立,实践垃圾分类、粉碎、回收等工作。

文明是赢得尊重的通行证

殷泽魁觉得,改变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刚加入美丽公约时,殷泽魁的满腔热情经常会受到打击。不少人劝他,你做的事起不到什么作用,别浪费时间了。

有一次,他打车去首都机场。路上和司机师傅聊起了自己做的事情,刚开始,司机也是这个态度,“没用的,不会有改观的”。聊了40分钟后,临下车时,司机突然对殷泽魁说:“小伙子,我虽然不太相信这事能有太大的改观,但今天的单给你免了,也算是对你的支持。”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殷泽魁说,后来,他还加了司机的微信,随着交谈的深入,这位司机表示,有机会会参与到美丽公约的活动中去。

现在,殷泽魁常常会在无意中得到陌生人的称赞和尊重。殷泽魁说,他们在藏区搞活动时,当地的藏民一看到美丽公约的旗子,就会主动过来帮忙,“他们觉得我们是来为他们做好事了。每做一次活动,内心就受到一次鼓舞”。

有一回,他去参加骑行东南亚的活动。在泰国时,他带着美丽公约的蓝丝带、环保袋和旗子去做宣传。一个泰国的旅游警察看到他特别高兴,还主动把中国游客叫过来,帮忙发放环保袋。

“一些中国人在国外的旅游素质较差,让这个警察之前对中国人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殷泽魁说,可见,有钱并不能赢得尊重,文明才是赢得好感的通行证。

在殷泽魁看来,志愿行动能清理的垃圾可能很有限,但它给参与者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可估量的。2016年12月,美丽公约在云南大理搞了一次捡垃圾的志愿行动。捡完垃圾后,一个志愿者对殷泽魁感慨道:“烟头真的是太难捡了,以前没注意,以后我再也不乱扔烟头了。”

“爱碧水蓝天、爱健康快乐、爱主动互助、爱诚信买卖、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乱躺乱卧、不乱刻乱画、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规定、尊重当地人的习惯、信仰、风俗。”这是每一个参与美丽公约游客的庄严承诺。

史宁希望,在未来的5年,号召全体进藏游客加入美丽公约,在沿线清理垃圾并承诺不扔垃圾,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污染问题,还原“天路”的圣洁。

新闻推荐

理塘县 完善预案促防汛

甘孜日报讯汛期来临,理塘县多方入手,抓实抓细防汛防灾工作。该县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责任制,明...

理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