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治沙 让川西北更绿更美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9-13 05:40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理塘县高城镇卫生院院长王光林老家在森林葱郁的九龙县,2007年刚到理塘工作时,出门必带口罩,“一到冬天,风打着旋,足有七八级,公路都被沙子埋了。”如今,王光林目之所及的沙坡已长出绿色植被。

前十年,四川累积治沙80多万亩,到2020年的三年多时间内,还将治沙200多万亩,这一目标如何完成?

高海拔治沙材料缺乏成瓶颈

“最严重的时候,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规模流沙,扩张速度又快,今年栽了苗子明年又没了,感觉这‘地球癌症\’攻克难度太大。”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鄢武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始想的太简单,基础研究不深,认为沙化土地恢复成草地,撒点草种就行了,没想到草已经长不起来了。

经分析,省林科院专家发现该区域降水量是够的,有沙棘等植物基础,与北方沙区不同的是,土壤还有一定肥力,根据2008-2009年的分析测试和实验数据,认为可以构建植被群落。问题进一步细化:如何固定住流动沙丘,如何改良土壤,选择哪些固沙植物等。

川西北沙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特殊性,每项治沙技术都要从无到有地探索和积累。

以理塘县为例,当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积温低、紫外线强,植物全年生长期只有100天。“根还没扎牢,一场暴雨冲刷,或者一场霜冻,就把之前的栽植洗白了。”甘孜州林业局总工程师代学冬说,由于成活率低,成果保存难,一块沙区反复几次拉锯战,才能最终固定下来或者使植被生长起来。

在与大自然“拉锯”过程中,适宜高海拔生态特点的治沙材料的缺乏成为治沙人的心病:相当于上战场却没有武器,只能跟风沙徒手肉搏。

以设置沙障的柳条为例,柳树在沙区没有分布,只能到半农半牧区去采,整个甘孜州用于治沙的柳条数量都不足。刚开始治沙时,可供栽植的灌草只有两三种,影响了治沙的进度和效果。

研发+引进集成配套显成效

有鉴于此,2007年到2012年,四川省开展了沙区植物种资源调查和资源保存,对植物特性进行摸底,筛选了抗病能力强、耐高(低)温、自然萌叶能力强的乔木、灌木、牧草等共约20个品种,并进行规模化繁育。

“依托国有苗圃和百姓分散育苗,治沙材料省内自给率达到90%以上,本土治沙植物应用率达80%以上。”鄢武先说。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西行放歌 ——环藏自驾游记

——环藏自驾游记

理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