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如诗画 康定市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纪实

甘孜日报 2019-05-01 01:18 大字

◎甘孜日报记者 马建华 见习记者 唐睿

璀璨花千树,芳菲四月天。雪山、阳光、庭院,休闲、娱乐、康养;鱼在“天上游”,人在画中看。幢幢特色寨楼星罗棋布,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地上,油画般的美景引来游人如织。

2018年4月,甘孜州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28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处于示范区腹心地带的康定市大渡河康养休闲谷将在五年内计划投入34亿元打造养身、康体、观光、娱乐目的地和游客诗意栖息地。

一年来,康定市全力推进姑咱康养休闲小镇“一核”鱼通坊;麦崩乡日央、为舍“官园”;时济、日角、若吉“果园”;色龙“玉园”一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截至4月16日已完成首期项目工程量的90%,完成投资1.4亿元,确保实现今年“五·一”精彩亮相,开园迎客。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古老的大渡河畔徐徐展开。

藏家渔村美如画

砾石贴就的墙壁、竹竿制作成隔断、圆木挖掘出柜子、枯枝造型成灯罩、玻璃鱼缸作了亭顶……4月28日,记者在康定市时济乡若吉村看到,九栋小院各具特色无一雷同、休闲式客房充分体现生态理念、精巧的设计满溢乡愁情怀……

焕然一新的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担任村支书近30年的唐玉桥告诉记者:“若吉村三面环山,大渡河从村前流过、海拔低、光照充足。以前,有很多外地人到这里来,希望能在此康养度假,但由于当时基础设施还不成熟,接待能力不够。如今,我们决定将整村打造民宿旅游,由集体合作社来管理。全村98户村民全部纳入合作社,老百姓既要在这里面收租金,也可以在里面务工,还能在合作社分红。”

作为大渡河流域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若吉村倾力打造的“藏家渔村”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即将亮相。

“藏家渔村”由康定市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和若吉村宏盛枇杷休闲观光合作社为主体组建公司,吸纳村民入股,联手打造。

“藏家渔村”特色民居就是在房屋原有基础上做“加减法。”“现在95户整村都进行了‘流转’打造。”唐玉桥说,在“流转”中,每户可获年租金5000元,每户可缴纳了1万元在公司占10股股份。

村民万树康有一老屋和2015年修建的新屋,他把2015年修建房屋 “流转”出来。他说:“虽说年租金只有5000元,但公司整体把我的房屋装修要用60万元,15年后无偿归还给我,这样租金加上装修费用,算来我一年就有45000元收益;我又入了10股,每年分红又有一大笔收入;以后我还可以在公司打工,还有工资收入。”

200平方米的紫玉山庄年收入达10万元,却以年租金5000元“流转”出来。“紫玉山庄”老板、村民兰杨富告诉记者:“公司出资80万元为我装修,15年后无偿归还给我,这样我的房屋就增值了;我在公司入股分红,这样我的收入就有保证了。”

“‘藏家渔村’项目分为三期,主体工程总共打造30户特色民居,一期工程为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和9户特色民居。这9户民居是把村民原来的房屋‘流转’过来,通过重新设计,体现‘一户一品’,有着不同主题,各有特色,用材环保。”成都蓝马艺术景观公司项目经理胡勇告诉记者,“现在投资达30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的80%左右,5月1日具备‘开门迎客’的条件。”

在若吉村被确定为甘孜州首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后,村民将全村64户养猪户、15户养鸡户饲养的牲畜进行集中饲养,粪污和弃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此外,若吉村还将土地划零为整、分区种植,种植品种也由过去的小麦、玉米为主调整为以枇杷、无花果、樱桃等小杂水果和蔬菜为主。

“自去年5月以来,这个示范园已投入1100万元,明年计划投入将达2600万元,5年共计划投入1.3亿元。最终将形成高原特色食用菌及蔬菜大棚喷灌区 、特色农林果木产业种植区、高原特色中藏药材植区、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区的‘四区一园’的农旅综合发展格局。”在姑咱镇章古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华庆祥告诉记者,5年后公司年产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项目总规划面积1700亩,其中观光农业区规划130亩,中藏药材产业规划200亩,特色林业规划1470亩。项目建成后,高原特色食用菌及蔬菜大棚喷灌区年产值250万元、特色农林果木产业种植区产值300万元、高原特色中藏药材植区域产值800万元、农产品加工园产值300万元、休闲观光旅游区产值350万元。

今年,示范园130亩羊肚菌收入已达200万元。“这都是小钱,拿这芍药来说,卖花一年可卖1万元一亩,两年后挖根可卖2万元一亩,这样两年卖花卖根就可达到4万元一亩,光芍药这一个品种两年就可卖上三四百万元。” 华庆祥告诉记者,示范园种植了芍药、西洋参、白芨、重楼、黄精、灵芝、黑枸杞等中药材,栽种了7000棵樱桃、枇杷、苹果、桃、梨等18个品种水果,可以四个月赏花、四个月采果,章古山将会变成一个花果山。不只是简单地种地,更是别具匠心地造景,种地造景两不误,这里的藏式田园风光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刘专家’教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的绩效是最高的。”姑咱镇杠基村村民杨拉姆告诉记者,刘德荣技术很好,大家都叫他“刘专家”。杨拉姆告诉记者,她们每天工资是120元,所管理的中药材有收成了按照产值还有绩效工资,从去年5月到现在,她做了9个月活,有近4万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的收入,我觉得很满足、很体面了。”

康定市把姑咱鱼通文化体验区作为核,对姑咱建筑形态全面进行改造,启动鱼通坊建设。以若吉、日角、时济三村为组团,改善康养基础,修建若吉桥,安置点到若吉连接路,滨河廊步道,入户石板路,停车集散中心,若吉日角连接线。按鱼通风格,进行房屋立面和庭院改造,配套标识标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绿化,亮化、美化。若吉藏家渔村主题,打造若吉野钓,培育庭院经济,领地种养经济,田园采摘,特色餐饮,户外游泳。日角突出文创孵化主题,置入乐府,店商,画坊,文创,书吧,舞编业态。时济突出四季采摘主题,种植特色花卉,特色水果,特色中藏药材,特色蔬菜,打造特色民居,开发系列特色餐饮,星级农家乐。

乡村振兴文化浓

在麦崩乡为舍村,90%民房都是木石材质、飞檐雕梁、通天转梯,堪称传统建筑的“活化石”。

麦崩乡6个贫困村在2018年已实现全面脱贫。2018年8月,鱼通土司官寨施工项目部正式落户麦崩乡。目前,为舍村、日央村共60户民房正在集中打造具有鱼通文化特色的民宿旅游项目,所有的建筑都依照传统鱼通民居的原样进行设计翻修。

麦崩乡党委书记徐培勤告诉记者:“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充分挖掘耍牛皮灯、鱼通锅庄、鱼通刺绣等独特的鱼通文化,让乡村振兴更有文化味。”

麦崩乡瞄准乡村振兴战略,决定打造脱贫奔康产业示范园。截至目前,麦崩乡已建成了以青脆李为主的脱贫奔康产业示范园2300亩。同时还同步推进了重楼、白芨、荆芥等中药材的种植,还有土鸡、土猪、藏香猪等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为止,全乡的脱贫奔康产业示范园初具规模,也为下一步的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麦崩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高永康表示。

在麦崩乡,不仅可以感受神秘的鱼通文化,还可以一览大渡河第一湾的壮丽美景,记者走进为舍村,一座座农房错落有致,十分精美。从去年5月到现在,全村已将20户闲置农房打造成精品民宿,并计划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对外营业。

“很多村民为了照顾孩子上学,都搬到姑咱镇去了。”徐培勤告诉记者,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村集体将闲置农房集中流转,引进公司打造连片民宿,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这里地处鱼通地区,独特的鱼通文化一直深受关注。“川西民族走廊地区分布着一些拥有独特语言和文化的古老部族,居住在康定鱼通地区境内大渡河沿岸及周围山区的贵琼(贵羌)人便是其中一支。”徐培勤说,这些部族长期生活在长不足20公里,宽不足1公里的地域内,四周都为其他民族,但却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本部族文化。

为舍村村民杨甲兴告诉记者,鱼通人的房屋非常特别,为木石混合结构,以片石、木材和黄泥为主要材料,当地人称之为“碉房”。“房屋用石块垒起,以木头为墙筋,每隔一定高度,横砌进入石块,融为一体,使之更为坚固牢靠。”杨甲兴说。

记者看到,“碉房”多为三到四层,呈四角或六角形。底层关牲畜,第二层为“堂屋”,是过去鱼通人做饭、吃饭、烤火和日常活动为一体的场所。负责麦崩乡连片打造的四川众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任刚表示,在改造中,他们更注重房屋实际功能和展示功能的融合。此外,为了让游客了解鱼通文化,任刚还专门提取出一些元素设计到客房和旅游产品里。

眼看村庄要对外营业了,为舍村村民十分高兴。“发展旅游,充分挖掘和保护鱼通文化是全乡人的梦想。”徐培勤期待着游客的到来,期待着游客与鱼通文化的近距离接触。

“金色峡谷,阳光宝地”的康定折东区域内拥有长达70多公里碧蓝湖泊、巍峨雪山和厚重的鱼通文化。康定市以“找寻历史记忆、重塑康定标志、体现康定味道”的思路,康定市深度挖掘鱼通、茶马、民俗等多元文化资源,在甘孜州率先启动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合一”的示范村庄打造。以建设鱼通康养休闲小镇为核心,打造“文园”、“绣园”、“药园”、“官园”、“果园”、“玉园”、“游园”为“重点”,以康养休闲为主,文化娱乐+特色农产品为主题,重点打造“大渡河康养谷”项目,打造景观节点,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新建步游道、骑游道、绿道观景平台。打造养生馆、体验馆,新建文化书屋、购物街、酒吧一条街、步游道、观景平台、发展中藏药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结合移民安置打造民风民俗民居特色旅游经济,带动大渡河鱼通片区乡村全面振兴。为舍鱼通土司官寨改造提升水电路通信,建设游客集散地,入户路,标识标牌,观景台,鱼通碉楼,污防设施,鱼通土司官寨大门,鱼通磨坊,鱼通文化体验馆。打造土凤膳食,围炉夜话,甲家官寨,鱼通绣房,鱼通锅庄,鱼通香猪,大渡河第一湾摄影等特色主题酒店。种植青脆李,养殖藏香鸡、藏香猪,打造鱼通烧酒,鱼通服饰,鱼通刺绣,开发特色餐饮,进行歌舞展示。

多彩画卷如仙境

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谐整洁的乡村风貌,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康定市孔玉乡色龙村绘就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

在孔玉乡色龙村,平坦的公路两侧,漂亮的民居和连片的蔬菜产业基地交相辉映,宽敞的通村入户公路一侧,一幢三间两层的农房是村民陈建青的房屋。“这里山青水秀,交通方便,我的房子就是小别墅嘛!”陈建青倍感自豪,“我们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房屋焕然一新。以前交通条件差,产业发展没有基础,村民大都外出务工。导致30%左右的土地撂荒;如今,路通产业兴,全村40%的土地用来发展羊肚菌,三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两千余元,加上村民们种植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大家早已走上致富之路。”言谈间,陈建青喜不自禁。

一条条平整的道路通到家家户户,独具特色的藏式庭院漂亮整洁,经济果林连片成带……当地村民乐开怀。

色龙村依靠本土资源,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乡风文明建设、品质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展示宜居、和谐、特色的村容村貌。2014年荣获“四川省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7年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被列为全州第一批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寨。

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原则,以“政府指导、企业管理、村民参与”合作模式,成立永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高海拔土地和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重楼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并借力产业发展,吸引乡贤人才回流,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引导全村参与农旅产业建设。目前,全村34户161人加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种植大棚100亩,预计人均年收入增长15%达到11793元。

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目标,充分挖掘锅庄文化、村落传统历史文化、地方民间民俗文化,并对文化元素进行提炼,融入村舍风貌建设;加强色龙文化保护和发扬,系统整理本地特色文化,组建以特色、和谐、健康、积极向上为理念的色龙锅庄舞蹈队,大力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主题活动,提升村民素质,展现淳朴人文。

坚持“康养+休闲”主题定位,以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率先启动乡村振兴项目,开发培育富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游、生态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事体验游等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目前,完成乡村振兴一期规划建设工程70%,产值 2100万元,引进特色农副产业合作企业1家、旅游徒步旅行社1家、营地教育企业1家,体验式高端酒店开发企业1家。

世外桃源色龙村突出色龙仙居主题,以生态观光、康体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为引擎,以高山湖泊旅游经济综合体为驱动,新建七彩龙型湖,观景房。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步游道、观景台、旅游厕所、污防系统。扩建锅庄广场,打造民俗酒店,露营体验屋,书屋,特色餐厅,土特产售卖点。建设玉房,培育汉白玉定制、加工、体验、展销业态,建设手工艺房,体验手工竹编,织毪衫等。

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成示范”时序进度,今年,康定市将继续实施好已启动的8个示范村二期建设工程,启动大渡河流域示范区其余乡镇5个村的整村打造,并结合贡嘎西坡开发启动莲花湖村、玉龙西村等5个折西示范村整村打造,通过以点带面来推动中谷村、折多塘村等10个基础条件较好村的整村打造,确保去年启动的8个村5月开门迎客,今年的20个村在年底高质量完成。围绕夯实康养物质基础,完善康养休闲基础设施;围绕解决康养休闲新需求,培育康养休闲产业体系;围绕康养休闲诗意栖息,打造高原特色藏寨村落,建设鱼通文化体验带。康定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打造将有利于大渡河流域移民安置;有利于实现康定转型发展;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利于实现康定全面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若吉村嬗变记

装修好的农家屋引来中省媒体关注。鱼游屋顶。◎甘孜日报记者谢臣仁兰珍文/图大渡河波光粼粼唱欢歌,铁索桥荡荡悠悠诉风情...

康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