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困难大家都一起帮
藏汉彝三民族融合
一线故事□本报记者 伍力 郑志浩
8月7日,雨后的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处处弥漫着泥土味。村民乌尼古体忙着收土豆,不远处,邻居黄泽汪扎西正弯腰帮忙,“黄泽汪扎西,今晚来我家吃!”“不去不去,肉都不放,还是回家算了。”听到两人的玩笑话,大伙都乐了起来。
乌尼古体是彝族,黄泽汪扎西是藏族,每到农忙时节,两家都要互相帮助。在华丘村,这样的场景再常见不过。“全村有近500户1800余人,是藏、汉、彝的民族融合村。在这里,藏族人会说彝语,彝族人也能讲藏语,随处都可以看到大家在团结互助。”驻村第一书记王晋颇为自豪。
这样的融合,也体现在民俗文化的相互认可上。
一年一度的“牛角酒”是华丘村的传统活动。节日当天,大家三五成群围坐一起,以牦牛角为道具,身着盛装畅饮青稞酒。“这原本是藏历新年的活动,但是在我们村,大家都乐在其中,汉族、彝族的小娃娃都会穿着盛装唱歌跳舞。”王晋说。
67岁的村民王长生出生在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而今他家是藏汉彝风格三结合。王长生记得,有一年泥石流,是全村人一起车推肩扛,帮他搬了家。“不管汉族、藏族、彝族,有了困难就一起帮忙。”修筑新家时,心灵手巧的王长生动了心思,采用汉族建筑结构,外观是藏族风貌,装饰又是彝家风格。
民心齐,发展快。如今,华丘村建起了休闲农业示范园,村民流转土地有收入,还能在合作社务工。由于毗邻县城,示范园还建起了草莓采摘基地,配套民宿、餐饮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成都青白江援建的中药材基地,也有50亩试验田开建了。”王晋说。
最让王晋自豪的,是村里的文明风貌。带着记者在村里转悠,王晋随手拉开 一户人家的大门,就进去攀谈起来:“一根线拴着门锁,到晚上也不锁上,随手一拉就开了,这就是华丘村。”
新闻推荐
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分” 甘孜458名税务人员与3.8万户纳税人“结对认亲”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朱艳秋记者杨琦)记者从甘孜州税务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创新建立“税收联络员”制度,组织458名税务人员与3.8...
九龙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