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助推脱贫奔康的九龙实践 ■九龙县委书记 赵景强
近年来,九龙县切实按照中央、省委、州委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养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专合组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助推脱贫奔康的“九龙模式”。
立足资源优势致力转型升级
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总体要求,通过县情再认识,立足资源优势,深入对接市场,致力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对特色农牧产业进行了合理布局,形成了高山牦牛、半高山核桃花椒、矮山茶叶魔芋“五朵金花”为主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助农增收致富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创新方式方法壮大市场主体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典型引路、规范管理”的思路,以“五朵金花+”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培育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关键因素,合理配置产业,尤其是在适销对路的特色种植养殖业上下功夫,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路子,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以政策为引导。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县级资金投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二是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全面落实《九龙县农业产业发展分险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加大对龙头企业、重点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政策支持,结合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州上政策,提出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激发市场活力注入新动力。
群众积极性高。通过新闻媒体、送法下乡、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扶持政策及法律法规,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组织、创办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热情。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357个,注册资金6.5亿元,入社农民成员5001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涌现,加速了农业生产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返乡创业热情高。通过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九龙县在外务工优秀企业人才、大学生等人才瞄准县内优势资源,纷纷返乡创业,创建了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如九龙县海涛牧业有限公司、九龙县祥瑞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九龙县益翁格勒羊肚菌专业合作社、石山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岗景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均为返乡农民开办。
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持之以恒培育壮大以九龙牦牛、花椒、核桃、茶叶、魔芋‘五朵金花\’为品牌的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驴、梅花鹿、肉牛、大蒜、川乌等特色养殖种植业的“5+”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坚持“高山牦牛(驴)养殖”,“半高山花椒、核桃林果种植”,“矮山茶叶、魔芋、家禽种植养殖”的县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一乡一主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以及休闲农业,走农旅结合、农商结合路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达5家,建成集中连片连带农产品基地10个,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发展家庭农(牧)场12家,创建农产品品牌10个,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
坚持一个核心。发展农业产业的核心是助农增收,重点是要增加农牧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通过发展优质高效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和产品档次,加大品牌培育、保护、营销力度,尝鲜“高端高档”,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钱袋子”。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地等“沉睡”资源,把资源要素变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互换、租赁、入股等方式,推进家庭经营(家庭农场)、集体经营(专合组织)、企业经营(龙头企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共同推进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财政支农投入形成资产股权量化,以资产股权为纽带合作经营,按股分红,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突出两个重点。园区和新村建设是九龙县农业产业发展中两个重要载体。园区建设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一园一景点”、“一园一特色”的思路,以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经营主体带动为突破,加快汤古“农工商旅”特色农产品园区和湾坝林木加工园区建设。新村建设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意为径,以古朴村落为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农业或乡村的休闲康养、旅游观光等功能,促使大量的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旅游商品,使其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三产融合。农业产业企业、专合组织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商贸服务业,既与农业血脉相连,又与工商业密不可分,带动了上下关联产业的发展,是三次产业融合的“链接器”。“五朵金花”农特产品以及毛驴、梅花鹿、肉牛、中藏药材、林下野生资源等极具开发价值,采取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政策扶持等方式,引进培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让农产品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实现农产品变商品。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飞机+农业”,创新农村商业服务,将传统商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多元化的农村线上线下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构建现代农村购销网络共享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仓储配送体系。奖励和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农博会、展览会、交易会等展会,举办九龙土特产品市场推介活动等,加大产品营销和市场对接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青年、务工回乡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能人等提供场地、培训、技术、物流、信息等服务。
做精四大产业。一是做精牦牛、驴等养殖业。坚持稳定发展牦牛,突破性发展毛驴、梅花鹿、肉羊、肉牛,普遍性发展土鸡、藏香猪的“一主多元”思路,加快养殖业转型发展。以稳量提质为核心,加大品牌创建投入力度,力争将九龙县创建成为全州特色养殖示范县。高度重视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做到生产、销售两不误、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做精花椒、茶叶等种植业。继续扩大“花椒、核桃、茶叶、魔芋”种植规模,在量上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坚持“质量强县” 战略,抓好品牌建设,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三是做精林产业。用活、用好、用透林权制度改革,将林业资源转变为林业资本;大力发展好经果林,努力实现更多经济效益;有序推进林木开发,大力挖掘林木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大力开发林下资源,在菌类、野生木耳等林下资源深加工下取得突破。四是做精中藏药业。集中精力发展中藏药材产业,认真研究气候、土壤等情况,确立3至5个主导品种和1个主打品种,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牦牛存栏达到5.6万头、花椒3万亩、茶叶5000亩、魔芋1万亩、核桃7万亩、特色果蔬1.5万亩、中藏药材3200亩、毛驴存栏2万头,生猪存栏8万头。
实施五化联动。一是工业化。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小农生产方式,用现代工业化的管理和生产手段从事农业生产,使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二是标准化。紧紧抓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三个重点,健全农业生产标准、质量监测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三大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品牌化。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圣洁甘孜”旗下的“九龙牦牛”、“九龙花椒”、“九龙天乡茶叶”等区域品牌,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登记认证,扩大农产品品牌对外影响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组织化。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种养殖农户组织起来,为自己服务,使资金、信息、技术、物资等各类资源比较便捷地在市场、企业和农户之间交流、融通,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强农民抵御来自自然的、社会的、政策的、市场的等种种风险的能力。五是市场化。积极发展流通组织,着力培育发展农牧产品销售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提高商品率;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展销中心等现代营销业务,努力构建农户、基地、市场联结紧密的生产加工流通链条。
强化扶持措施。一是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从2017年起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106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重点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按照《九龙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财政奖励办法(暂行)》,对各类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每年开展一次奖励评比活动,按规模大小,管理运行,示范带动、社会综合效益等因素,给予奖励。加大信贷支持,鼓励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借贷,信贷最高限额为1000万元,贷款周期为1-3年,政府按当期银行基准利率60%的利息给予补贴。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扶持。突出用地、用电保障,龙头企业发展和建设所需用地视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用地要求,按集体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涉及占用林地的,按相关规定最低标准收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按农业生产用地管理。加大用电优惠,对龙头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用电,按国家规定的电价类别执行;对龙头企业创办的种养殖基地,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对季节性、时段性特点突出的龙头企业优先保障用电。新办的种养殖基地实行补贴保费,按国家政策性标准补贴保费(除粮食、生猪外的其他产业),力争种养风险的产业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范围,鼓励参加商业性保险,有效防范农业产业风险。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扶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有志之士和种养大户到规范化农产品基地规划区内从事农业产业规模开发,政府给予项目扶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储备五大主导产业、三大特色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将农业产业发展落实到村、组、农户和田块,做到规范化基地建设面积、种源、技术、物资、责任五落实。把农业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成片成带。四是强化品牌创建扶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申报创建省、州级龙头企业,示范专业合作社,省、州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对获得相应荣誉称号的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对申报获得“三品一标”和国家级、省级、州级知名品牌产品的经营主体,除州级奖励外,县委、县政府按规定给予奖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钟小俊)成都市青白江区对口帮扶项目是否落地、是否见效?群众是否满意,项目发展还存在哪些困难?带着一系列的问题,6月27日-29日,按照成都市委统一部署,由市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成都...
九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