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对口支援教师把武术带进甘孜校园“高原雏鹰”武术筑梦

成都日报 2020-12-11 01:58 大字

张君舫和杜超两位老师组建的高原雏鹰武术队

初学武术拉韧带,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痛,为了自己的武术梦

除了操场,武术队还有室内训练场

张君舫指导学生

在海拔3400多米的学校,张君舫示范一套拳下来大汗淋漓

午后,太阳在云层里打滚,远处的卓达拉雪山悄悄露出了头,在海拔3400多米高的甘孜县边远牧区育才学校的操场上响起了整齐的“嘿哈”声,一群小学生在操场上打起了长拳、太极拳,推掌、出拳、踢腿,一招一式,无不散发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张君舫和杜超在人群中不停地纠正着小武术队员的动作,这是他们两位老师组建的高原雏鹰武术队的日常训练。

今年42岁的张君舫是成都市龙泉驿区对口支援教师,从小习武的他是国家武术套路一级裁判员、国家武术套路二级运动员、国家跆拳道一级裁判员、国家跆拳道二级运动员、国家大众跆拳道中级教练员,今年8月底,张君舫被龙泉驿区教育局选派到甘孜县支教。

今年7月,同为龙泉驿区对口支援教师的杜超萌生了在甘孜县创建一支武术队的想法。作为有专业技能的体育老师,张君舫达到甘孜后,与杜超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经过前期筹备,两人于9月初正式组建“高原雏鹰武术队”,招募的17名队员均为本校学生。为了不耽误队员的正常学业,两位老师和全体队员放弃休息时间,将训练安排在每天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及队员班级体育课上集中进行。

11岁的西绕拉姆是高原雏鹰武术队的一名女队员。对于她来说,武术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初入武术队,第一次真实接触,便爱上了武术,每晚回家她都要反复练习,几天下来,便学会了掌、拳的基本功。

传统武术进校园,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对于边远牧区的孩子来说,学习传统武术的意义更为深远。作为高原雏鹰武术队的创办者,张君舫表示,将进一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学习武术,让武术在高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本报记者 吕甲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甘孜州完善高原供氧体系

(肖荣兰珍记者杨琦)“吸氧之后舒服多了,感谢工作人员的帮助。”连日来,甘孜县格萨尔王城迎来上千名游客。其中,一位来自北京的...

甘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孜,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