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房变砖房一场大火引发的爱心接力

成都日报 2020-11-04 00:46 大字

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正在测试新送来的消防水泵

张军(左二)在测量原房屋宽度,协助打桩

救火后,大家吃方便面补充体力

新修的房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一场大火,让小街上13栋房屋化为灰烬

11月的成都还不算太冷,但在甘孜县查龙镇,夜晚的温度已经可达零下,看着眼前林立的房屋,工人们正在对外墙面进行富有当地特色的装饰,想着不久后群众就能住上新房,我的思绪又飘回到了去年4月……

2019年4月15日下午,我正在查龙镇政府附近组织民兵进行日常训练,突然,不远处燃起了一丝火光。“不好,着火了!赶紧救火!”我心里想着,着火的那片区域大多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且每栋房子距离很近,围墙与围墙间甚至插不进一个拳头,一旦其中一栋燃起来,其他的房屋多半也

不保。于是,来不及多想,我和民兵们立马冲到镇政府旁的宿舍,提起水桶就往着火的地方冲,并及时拨打了119火警电话。

离着火处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我们在小河和着火的地方往返跑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了我们这支队伍。镇上没有消防,消防队从甘孜县城赶过来要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眼看着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我们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居民抢出了一些贵重物品,最终,大火燃至砖房处才熄灭。

一场大火,让小街上13栋房屋化为灰烬,加上商铺,共涉及16户居民,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房子没了,怎么办?首要任务是做好受灾居民当下的安置工作。在镇政府的指挥下,我们让受灾居民先借宿到亲戚朋友家,并给所有受灾居民发放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如果在当地实在没有亲朋好友的,我们准备了用于临时居住的帐篷,不过几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接下来就是重建房屋,资金哪里来?大伙儿合力凑。在我将此次火灾情况汇报给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后,工作队将之纳入了对口支援项目——甘孜县农牧民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工程。龙泉驿区和甘孜县各自发起爱心接力,政府补贴、自愿捐款……其中,龙泉驿区柏合街道是查龙镇的对口支援单位,街道组织干部职工自愿捐款,共筹集到18708元,此外,龙泉驿区政府还将给每栋房屋补贴2万元。甘孜县政府给重建房屋每平方米补贴750元,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捐款,包括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在内的所有干部职工共计捐款40万元左右。这样一来,给受灾居民减轻了很大负担,他们一个劲儿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真帮了我们大忙了!”

资金有了,怎么建?居民说了算。我们找到几家施工方,再把受灾居民聚集到一起,由居民自己选择施工方。整体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重建,不同的是原本的木质结构换成了砖结构,居住起来更加安全,且不用居民预付款,再加上他们全程参与,所以在各个环节大家都很满意。照片里的我正在和同事们一起测量各家住户原有房屋的宽度,宽度测量好后再挖地基。

截至目前,13栋房屋的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部分房屋已经进入外立面的装修装饰,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其实,这次火灾受损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镇上没有基础的消防设施,除了积极帮助受灾居民重建家园外,龙泉驿区还整合对口支援资金,投入资金50万元,购置了22套灭火设备配置到甘孜县22个乡镇,切实提高了当地消防水平。

本报记者 李柯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甘孜法院进村开展支部共建

本报讯(甘孜法冯禧)近日,时值建党99周年之际,也是端午佳节之时,甘孜县法院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彭忠武率该院干警到甘孜县...

甘孜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