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格萨尔机场航站楼正式竣工交付 有望9月通航 成都1小时飞甘孜

天府早报 2019-08-29 03:51 大字

蓝天白云下,刚竣工的停机坪彩灯高挂。8月28日,甘孜格萨尔机场航站楼交付仪式在甘孜州甘孜县举行,标志着历时两年多修建的格萨尔机场落成并验收合格,满足通航的所有必备条件,甘孜州北部藏区无通航机场的局面将成为历史。

甘孜格萨尔机场于2017年6月正式开工,是甘孜州“交通先行”战略的重大项目之一。机场场址位于甘孜州甘孜县来马镇和德格县错阿镇交界处,距甘孜县城约52公里,距德格县城约152公里,海拔高度4067米,为高高原民用支线机场。该机场按照满足目标年2025年旅客吞吐量22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660吨设计。此次竣工交付的航站楼由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该航站楼配备了4个值机柜台和4个登机口以及母婴、急救、无障碍等便利设施,还配备了供水站、雨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制氧、热能等系统。

该机场有望于今年9月中旬通航,预计首批开通成都双流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航线。届时,甘孜县、德格县、色达县、石渠县、白玉县、新龙县、炉霍、道孚等甘孜北部九县到成都、重庆等地,仅需1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比公路出行缩短近10个小时。

今年以来,甘孜州集中力量支持雅砻江上游色达、石渠、德格、甘孜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加快发展,确保同步脱贫奔康。甘孜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庆华表示,甘孜格萨尔机场通航,对促进当地高端农牧产品流通、转变群众观念、增收脱贫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甘孜格萨尔机场

有些什么“秘密武器”?

作为海拔高度4067米的高高原民用支线机场,其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为方便旅客舒适登机,机场进行了哪些人性化设计?面对冰雪肆虐的高原特殊环境,机场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飞行安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甘孜格萨尔机场项目经理唐勇。

记者:甘孜高海拔地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区,你们如何确保在大规模建设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唐勇:我们五冶格萨尔机场项目部自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以创精品示范工程为目标,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强对红线内树木和草皮的保护、移植,施工后尽快恢复绿色生态。

比如,针对建设场地中的原生植被,建设时不破坏,而是整体移植到预定区域进行专门养护,待施工完成后再整体恢复种植到机场的绿化区域,施工中共保留原生草皮60000 平方米,新植鲜花40000平方米。此外,航站楼屋顶创新采取了“种植屋面”的绿色设计理念,通过在屋顶种植草坪等,在美化建筑外观的同时还能有效增加机场区域绿化面积。

记者:高原地区施工困难,客人登机也容易高反,为解决旅客舒适性问题,机场在设计理念上有什么特色?有哪些人性化的设施设备?

唐勇:为了让乘机旅客更方便舒适,我们着重在应急保障、供热供氧方面加强了基础建设。按照高高原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要求,格萨尔机场成立了应急救护机构、配备人员编制,并对医护人员的进修频度、医护人员比例按规范置备。

优化供热制冷系统上,机场以绿色环保的理念,为旅客提供温暖舒适的出行环境。机场加设供氧设施,保障乘机人员尤其是过站停留、延误等候、过夜休息等人员的生理、心理功能不受低氧环境的影响。同时,整个航站楼设有制氧设施,通过遍布全楼的200余个弥散式喷头为航站楼各个角落输送氧气,同时还可通过110多个“制氧云盒”来调节室内含氧量。

记者:针对高原高寒、多冰雪、天气变化大等特殊环境,机场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飞行安全?

唐勇:内地支线机场跑道一般在3公里左右,为保障高原飞行安全,甘孜格萨尔机场跑道的长度达到4公里,其厚度和宽度也有所增加,通信导航台站的设置和设备的配备都有较高要求,比如供暖和供氧。机场重视飞机安全性能,采用高原型飞机,将飞机氧气系统安全相关问题考虑进去,规避普通民用飞机单一供氧阀门失效等危险;机场配备了10多台专门针对高原气候的热吹雪车、综合扫雪车、除冰车等,通过净空管理、加强跑道道面维护,加强了飞行区的科学管理。 (据四川在线)

新闻推荐

甘孜县卡龙乡 宣讲“小蜜蜂”飞入牧民家

甘孜日报讯“以前我只能通过电视机和党委政府的宣讲了解国家政策,现在好啦,有了小蜜蜂播放器,不论在家中,还是虫草山上,都能听...

甘孜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