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在无尽哀思中永存 追记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甘孜县贡隆乡夏拉卡村原第一书记马伍萨同志(下)

甘孜日报 2019-06-06 01:02 大字

看到马伍萨维修过的农机,当地村民追思连连。

◎甘孜日报记者 田杰 马建华 谢臣仁 文/图

5月14日,马伍萨“回家”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赶来为彝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马伍萨送上最后一程。这一天他原本约定为儿子过生日,可如今父子俩却阴阳相隔。

在简朴的追悼会上,州委组织部、冕宁县委、州农牧农村局、甘孜县委组织部、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甘孜县贡隆乡领导以及马伍萨生前的同事代表、自发赶来的朋友和乡亲们肃立默哀,深切哀悼这位积劳成疾的扶贫英雄。

哀思,无尽哀思绕心头

“你走出穷山沟,又来到穷山沟,百姓的冷暖忧愁,总放在心头。你把村民当亲人,付出了所有……”连日来,甘孜州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网络留言方式,深情表达对马伍萨的追思与怀念。

“好人啊,你怎么说走就走了!……”15日下午,夏拉卡村民生龙友珍颤颤巍巍地柱着拐杖,与30几位自发组织的村民一道,经过整整4天的时间,精心制作了1.4万个栩栩如生的佛像,以藏族特有的哀悼方式,追思他们心中的马书记。

村支书普布告诉记者,马书记驻村的时间虽不长,但留下的脚印却很深,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更是让人伤感。村民们自发组织制作佛像,表达对马书记的沉痛哀思和无限怀念。因为,马书记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

在州农牧农村局和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同事们在哽咽追思中潸然泪下:“每次单位组织活动,他既是不二的主持人选,更是能逗乐全场的‘笑星’;每当单位同事生病住院,他总是主动前去探望;每当哪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无论是顶替工作岗位还是顶替下乡出差,他从无半句怨言;每当下乡开展农机推广服务,他总是主动到海拔高、条件差、工作难开展的地方去;每次田间示范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生怕村民没听清楚、弄明白;在借调州局纪检组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单位的集体活动还是支部活动,他从没缺席过一次;每次爱心捐助等公益活动,他没有因为自己家庭经济拮据而无动于衷……”

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李瑛带着记者走进马伍萨生前的寝室,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放在床头上的记录本。在笔记本的扉页,几行遒劲有力的字格外引人注目:“珍惜身边人,不要争执,相互理解,不要斤斤计较。”这就是可爱可敬的马伍萨,这就是可亲可信的马书记。

“当初打算选派的第一书记由于身体原因难以胜任,马伍萨得知消息后便主动请缨,并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信任,一定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他赴任后,我每次出差路过甘孜时都要专程去看他,每月至少要打五六次电话询问他在那边的情况。每当我问起他的身体状况时,他总是对我说,‘领导,你放心,我不但身体没有一点问题,(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甘孜县 200万元“奖励基金”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本报讯(李珍兰)日前,笔者从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获悉,该县聚焦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提升,由县财政安排100万元,组织调动各...

甘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孜,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