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 强村富民 甘孜县卡龙乡六组一村发展集体经济助农增收

甘孜日报 2019-05-24 01:01 大字

甘孜日报讯 日前,记者在甘孜县卡龙乡六组一村采访时获悉,近年来,该村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2018年,该村运营4个集体产业,实现集体收入160200元,使全村人均增收372元;今年,该村在甘孜县“格萨尔王城”中的一个商铺顺利出租,年租金为89000元,意味着该村今年会有5项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超过24.9万元,人均集体经济分红将达579元。

据甘孜县卡龙乡六组一村党支部书记龙青介绍,该村属纯牧区,全村93户、430人中,27户为贫困户。2017年,该村响应县上关于发展集体牧场、提高牧业效益的号召,成立“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村集体购买和群众入股集中了175头牦牛。合作社的牦牛由本村4名贫困户负责集中饲养,牛舍由县农牧部门支持建设。依据合作社管理制度,每年合作社牦牛出栏率不低于16%,每头成年母牛一年产出5斤酥油作为集体收入,剩余酥油和奶渣作为4名养牛人的劳务收入。2018年,合作社出栏21头牦牛,共卖得99600元,村集体销售酥油共获得17000元。

同样是在2017年,该村利用产业发展周转金建立了“制衣合作社”,从事藏式服装制作销售和对外加工业务。同时,该村还建了电动磨房,从事青稞面加工销售和对外磨面业务;2018年,该村的“制衣合作社”除支付8名工人的工资外,获得了21000元集体收益,该村的电动磨房累计创造集体收入1900元;2018年初,该村利用“制衣合作社”和电动磨房在2017年创造的集体收益,开办了一个小型综合超市,全年共实现毛利润36000元。

据村集体账目记录,2018年该村的4个集体产业共实现集体收入160200元,使全村人均增收372元,除去集体经济运行成本和存留的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外,2018年该村人均实际获得村集体经济现金分红232元。今年4月,该村在“格萨尔王城”内的一铺面成功出租,年租金为89000元,合同租期为6年,今年开始生效。如果集体牧场、制衣合作社、电动磨坊、集体超市4个集体产业的创收情况与2018年持平,那么今年卡龙乡六组一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将达24.9万元,人均集体经济分红将达到579元。

卡龙乡党委书记黄勇表示,该乡六组一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根本上得益于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与当地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密不可分。产业发展是脱贫奔康的根本保障,卡龙乡是“甘孜州雅砻江流域24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乡党委政府将以六组一村为示范,号召、鼓励其他各村主动作为、大力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奔康。

记者 刘小兵

新闻推荐

【新闻特写】“这一刻,他们是全场最亮的星”

4月28日上午,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拉开帷幕。成都金牛宾馆大礼堂内,98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和笑...

甘孜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