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使命 祛除顽瘴痼疾四川法院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 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广安日报 2021-12-18 01:02 大字

“今年3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四川全省法院把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截至11月10日,全省法院已清理发放无法定事由超30天未发执行案款166.65亿元,涉及案件9.37万件,超期未发执行案款全部清零。”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铿锵有力。

铿锵的话语背后,彰显了四川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坚守初心使命的担当和祛除顽瘴痼疾的决心。今年3月,巴蜀大地全面吹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冲锋号”,四川三级法院闻令而动,迅速投入到这场正风肃纪的攻坚战之中。整治顽瘴痼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弘扬英模精神、建立督查机制……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四川全省法院不仅坚持精准靶向施策,而且还科学构建制度,推动教育整顿由“当下治”变为“长久立”,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弘扬英模精神

让干警队伍焕发新生机

“2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传统民事案件审理,每一个看似很小的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矛盾纠纷,牵连着不少家庭的安定幸福………”在今年9月16日举行的四川省法院系统第二届荣誉授予日活动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及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臧永有感而发。

在当天的荣誉授予日活动上,四川高院不仅对一年来在四川司法事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颁授荣誉,还邀请几位英模进行事迹宣讲。臧永,就是其中之一。

弘扬榜样的力量,只是四川法院系统开展思想教育、筑牢政治忠诚的一个缩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全省法院系统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通过学习教育和自查自纠等,夯实忠诚可靠的思想根基,让干警队伍焕发新的生机。从领导干部带头学到支部组织日常学,从青年干警灵活学到政治督导促进学;从政治教育“第一课”到红色传承“初心课”,从法院英模的“思齐课”到反面典型的“警示课”……截至目前,全省法院领导干部已经累计讲党课1800余次;全省法院各党支部已累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红色教育践学等活动近1万场。

“作为一名年轻的干警,我将以英模事迹为榜样,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多贡献。”听完当地法院英模的“思齐课”,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助理李蔚深有感触。

在抓好学习教育的同时,全省各级法院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开展针对性谈心谈话、多给警示启发等手段,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之势,激发自查自纠的内生动力,有力地清除了“害群之马”,并帮助有轻微违纪违法问题的干警卸下包袱、拧紧思想开关,进一步维护四川法院队伍的肌体健康。

用制度整治顽疾

营造公平高效的审判环境

“违规插手、干预、过问司法办案的,法院工作人员将如实记录并向组织报告……”从今年4月起,凡是拨打四川法院干警的手机,就会听到这样的手机定制彩铃。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彩铃,背后是四川法院系统整治顽瘴痼疾的制度探索。长期以来,“打官司托关系”“领导干部插手司法案件”,一直是群众在诉讼过程中反映强烈的问题。

整治顽瘴痼疾,从接听电话开始。据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教育整顿期间,针对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问题,全省法院系统除了为法院干警开通手机定制彩铃外,还让法院工作人员履行“直接责任”,及时、完整填报记录报告平台,实行逢问必报;督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认真审核干警们的填报情况,并按季度通报。“针对法院内部人员打听过问案件这一问题,我们还要求办案人员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报告,并建立台账进行分析,从而构筑起防止干预司法的过滤屏障。”该负责人说。

法无轻重,用之唯平。防止司法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庭审实质化,给审判营造一个公平高效的环境。

11月18日,甘孜州德格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卢某挪用公款罪一案。在庭审中,德格县人民法院按照庭审实质化要求,改变了以往公诉人仅宣读证据名称,不当庭展示证据“原貌”的做法,而将相关证据材料分组展示在大屏幕上,促进控辩双方对证据的充分质证,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最终,法院对被告人卢某判处有期徒刑4年,继续追缴未退赔赃款人民币1661624.22元。

庭审中看似微小的改变,却是庭审实质化的进一步落地。在四川法院队伍教育整顿中,四川高院提出,要把“四个在法庭”(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的要求进一步落地,特别是要把“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作为推进庭审实质化的努力方向,让所有诉讼参加人、合议庭成员均全程实质化参与庭审。

“当下治”还需“长久立”。全省各级法院针对查纠整改反映出的问题,已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千余项。仅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四川省法院系统就拟“立改废”制度共153项。从强化思想政治体系建设,到构建司法制约监督和责任追究“闭环”体系;从健全暖警爱警制度规定,到完善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机制体系,在队伍教育整顿中,四川高院积极开展制度机制“立改废”工作,为违法的行为划出红线、明确界限。

坚决破除“执行难”

全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

“叮……”12月8日上午10点刚过,成都市民黄菲(化名)的手机就收到一条来自银行的短信。短信显示,一月前在黄菲胜诉后被告需要支付的合同违约金和房屋租金共计21万元已经到账。“没有想到,法官的执行效率那么高。原来预计至少半年才能将欠款要回来,现在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到账。”黄菲说。

执行款迅速到账的背后,是四川高院与多个省级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推进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打通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共享壁垒的成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为了让胜诉人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四川高院以“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为引领,与省级相关单位协作,破除了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共享壁垒,提升了执行效率,深刻践行了“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

“让数据多跑路,提升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效率只是开始。”四川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川高院还将进一步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逐步实现在线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冻结、扣划等“一体化”操作。

法谚有云:法官不得拒绝裁判。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并不是仅仅在破除“执行难”,还在于破除“立案难”等环节。教育整顿期间,四川全省法院坚决破除“立案难”,强化诉前调解案件监管,加快建设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平台,推进“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建设,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践行“一次办好”的庄严承诺。截至11月,全省法院办结诉前调解案件20.73万件,其中1个月以内办理完成的占75.15%。

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四川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用真诚、务实、可靠的行动,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践行人民法院使命。

(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变迁的川藏线

变迁的川藏线国道318线二郎山隧道。(图片由省交通运输厅提供)扎西卓(左)在店里整理即将寄出的虫草。四川日报全媒体...

德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