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产业再战再捷

甘孜日报 2019-08-21 00:34 大字

(上接第一版)

甘孜州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是国土资源部所列的3个试点成矿区带之一,全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中就有5个在甘孜州。目前,州内已发现矿产74种,形成固体矿产地1000多处;其中,锂辉矿储量居亚洲第一,金、银等十余种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

5月16日,甘孜州康定市大型新能源项目甲基卡锂辉矿开工仪式在康定市塔公镇然弄村举行。据了解,康定甲基卡锂辉矿保有资源储量2899.5万吨,为国内少有的高品质锂矿资源。

近年来,甘孜州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大力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积极完善利益共享机制,逐步让优势矿产转变为“经济优势”,造福全州百姓。

截止6月1日,6个州内园区纳入省级产业园区规划,实现产值16.8亿元。

生态农牧

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昨天在朋友家品尝了这种茶,这茶口感优良,还具有降三高的功效,所以准备买点自己在家慢慢品尝。”4月25日,第七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的当天,以“创新发展,开发合作;圣洁甘孜,秘境九龙”为主题的甘孜展馆人山人海,成都市民李先生拿着刚刚购买的九龙天乡藏茶兴奋不已。农博会开幕以来,甘孜州展馆展出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产品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追捧,据悉,在农博会开馆当天,甘孜州现场销售62.4万元,签订意向协议800万元。

甘孜州光照足、温差大,加之病虫害少、空气、水源、土壤所受污染极低,农牧产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绿色健康,具备发展生态农牧产业的先天优势。为加快全州生态农牧产业发展,近年来,甘孜州积极开拓市场,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组织涉农企业(合作社)参加成都市农博会、省农博会等,鼓励企业、专合组织、经营农户等市场主体投资基地建设,加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服务。同时建立农业标准化专家库,开展区域性地方标准研究制修订和评审工作,加快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制办理SC认证,鼓励企业采用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经营。

“长势好,产量高!首次种植就实现平均亩产492.7斤,今年增收没问题。”3月21日,来自省、州、县(市)的专家在康定市章古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现场测产验收时不约而同地感叹。

据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华庆祥介绍,公司去年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了100亩羊肚菌,在省农科院、州农科所和康定市农牧局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羊肚菌已陆续上市,按照目前市场价鲜菌每斤50元计算,亩产将达2.4635万元,预计百亩羊肚菌将实现产值24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甘孜州建成2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四川省最大的羊肚菌生产基地。今年,全州建设羊肚菌基地1.42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个,核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许可证3家,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9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休闲农业专业村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3个,布点规划“圣洁甘孜”系列农特产品营销专柜,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122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达到81个。

民族文化

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人才荟萃,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能工巧匠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全国藏区及内地大师级人才共计2000余人。

5月16日,为期5天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甘孜州组织了35家具有甘孜地域特色的文旅企业参展。

文博会现场,甘孜州搭建了“圣洁甘孜”主题馆,参展产品涵盖唐卡、金属手工艺、药泥塑像、牛毛绒加工、藏族土陶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创新文创产品及旅游商品,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产品研发制作人员中既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丰富多彩的产品门类、新奇灵巧的创意设计,令人目不暇接。州民族博物馆馆长汤勇介绍说,展馆汇集了甘孜州最新最好的文化成果,尤其是文创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利用和藏区特色文化产品。

据介绍,目前甘孜州白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销售中心正式建成投运,德格县“百村抱团发展”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园区、德格县麦宿片区民族手工艺展示(销)及培训中心项目开始“三通一平”,甘孜格萨尔王城成功建成,以格萨尔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带逐渐形成。《康定情歌》剧目打造完成剧本创作,已进入音乐创作阶段。截止目前,甘孜州已成功举办山地旅游文化节、“四月八”转山会、红樱桃节、仓央嘉措诗歌节、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及稻城亚丁“天空跑”等重大赛事活动。

中藏药业

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4月29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丹巴县半扇门乡大邑村时,70岁村民杨兴贵早已为他种植的4亩多中藏药除完草,扛着锄头,唱着山歌向回家的路缓步走去。看着自己种植的药苗茁壮成长,杨兴贵满怀欣喜。“前年种植这些药材时,我心里还有些担心,怕种不好,如今药材即将丰收,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和杨兴贵一样,大邑村全村58户、207人种植的870多亩中藏药材今年将迎来丰收,荒坡上一望无际的药材也是全村致富的希望。

“2017年6月,‘中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抚育基地’落户丹巴,从刚刚开始的100多亩,到现在的870多亩,我们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地的收益,随着药材的不断成长,我们离脱贫越来越近,将来还将种植更多的中藏药材,让全村走上致富路。”说起中藏药种植,大邑村第一书记益西呷什激动不已。

甘孜州拥有药用动植物资源2378种,占全省药用动植物种类的40%以上,且有着3000多年的中藏医药发展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南派藏药发祥地。目前,全州各地正通过招商引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统筹药材种植、藏药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藏医药诊所建设、藏医药文化保护等多项工作,推动中藏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据了解,目前甘孜州规模种植中藏药材8.43万亩,加工中藏药材30.11吨,德格宗萨藏医药公司取得制剂备案号,成为全州首家制剂生产合法化民营医院;藏青兰公司取得GMP认证。濒危药材羌活、藏药材獐芽菜获得全省“三个一批”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州县藏医院完成康复中心建设,藏药浴、药蒸特色疗法服务游客12000余人。

新闻推荐

德格县法院 开展“夏季风暴”解决执行难

甘孜日报讯为坚定不移、毫不松懈奋力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德格县开展“夏季风暴”集中执行攻坚活动。按照既定...

德格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德格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