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医院里的成都“门巴”
成都“门巴”为德格县群众开展义诊活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2月初,德格县的气温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滴水成冰。德格县人民医院与医生宿舍之间虽然距离不长,但任丽蓉和同事每次上班都会步行耗时20多分钟,路面蜿蜒,暗冰潜伏,让这群成都医生第一次深刻感受了“如履薄冰”这个词。
和任丽蓉一起前来的10名成都医生,均来自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今年1月8日到岗,在这里已10个月有余,“冰雪严寒、水土不服、严重高反、语言不通,每个月总有两三次停水停电……”任丽蓉说,来之前他们就打好了“预防针”,可当真的面对时,仍觉得棘手,“条件虽然不如成都,但在这里待久了,藏族的同事、病人给了我们很多温暖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体会到振奋和成就感。”
县医院来了群成都“门巴”
“县医院来了群成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医术好!”今年1月底,任丽蓉和同事刚到德格县不满一个月,德格县人民医院来了群成都医生的消息就在这个高海拔县城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当地病人不再选择涉险翻山外出求治,“成都‘门巴’能治好我们!”一名已经治愈出院的藏族同胞笑着对记者说。
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格县,最高海拔达5050米,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来说,就是天天坐在这里休息都感到身体吃不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血液风湿科、消化科、ICU重症监护室、外科、妇科、麻醉科的10名科室骨干医护人员,涵盖了德格县最稀缺的专业,成都医疗队的到来,便是在当地建起一所小型的“三甲医院”。他们为当地提供门诊及住院诊疗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制定相关危急重症抢救流程、开展义诊和巡回医疗等活动,尤其成立了康巴高原第一家重症监护室。
抢救近7个小时 救回藏族阿妈
“卡卓,卡卓。(藏语意为“谢谢”)”11月23日,藏族阿妈曲珍的家人送来一面写着“医者仁心、 精准救治”的锦旗,感谢援藏医护人员救了曲珍的性命。
事情发生在11月17日,接近中午时分,德格县人民医院内科值班医生李少鹏接诊了这位68岁的藏族阿妈,她入院已是心累、气紧明显,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呈现出重度脱水的状态。李少鹏立即给予查体及询问病史,发现患者血糖严重超标并伴有房颤。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李少鹏立即向“师傅”任丽蓉求助。根据检验结果,任丽蓉与其他几名医疗队成员共同确诊:患者为糖尿病急危重症——糖尿酮症酸中毒,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紧接着,一场急救拉开。医疗队为患者制订了抢救方案,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多器官受累,血糖波动大,险象环生,历经近7个小时,患者的各项指标才逐渐恢复正常,意识逐渐清醒,转危为安。
目前,老阿妈的病情已较平稳,可以自主活动,仍留院观察,一见到任丽蓉他们就笑呵呵地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卡卓,卡卓”。
来这里就为了教会徒弟
“我在这儿的时间有限,只有教会本地医生,把技术留下,才能更好地服务藏区人民。”不止李少鹏,任丽蓉在德格县人民医院一共收了3个徒弟,带着他们坐诊、治疗、辅导执业医师考试,一丝不苟地讲解病例、手把手地指导操作、开展新技术应用。现在,3人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已能独立完成常见病的诊疗,任丽蓉渐渐从主治变成从旁指导。
记者在采访中得到一个数据,德格县人民医院执业及职称资格证书考取人数比去年提高了30%。数字是简单的,背后的付出却是难以想象的,到高原去,到藏区去,像任丽蓉这一批一样,一支支医疗队、一批批医务人员来到高原为当地群众治疗疑难杂症,帮助当地医院填补医疗技术空白,并通过讲座、带徒、培训,短时间里让一个个“带不走的医疗队”初见雏形。
还有不到一个月,难忘的援藏经历就将结束,“近段时间,晚上睡觉老是梦见在这里发生的故事,那些治好的病人,带过的徒弟,反复在脑海中播放,像电影一样。”任丽蓉说这话时,望着窗外的雪山,这个小县城的雪山、河流,那些藏族同胞的笑脸,早就留在了她的生命经历里,县医院里的“门巴”,这或许是她收获的最大褒奖……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凝心聚力、献计出力、精诚竭力帮助破解文化产业、中藏药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助其健康有序快速高质量发展。向秋...
德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