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红 高原战疫 她扛起生命的重担

家庭生活报 2020-07-14 00:58 大字

今年2月,甘孜州道孚县陆续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省卫生健康委决定派一支省级医疗队驰援道孚,她任队长。4000米高原战疫摆满无法想象的难题。她立下军令状,架起生命桥,柔弱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担。她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章晓红。门神

几乎一整夜没停,章晓红和8个队员急上高原。山越爬越高,雪越来越厚,气温急剧下降。“突然到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我们都有点不习惯。”然而,还没来得及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章晓红就立即开展工作,因为更大的考验在等着她。

道孚县人民医院是县里唯一的定点医院,也是一家综合医院,大量普通患者仍前来就诊。“这肯定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改变。”一驻进医院,章晓红就带领省级医疗队争分夺秒开始梳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检验等流程,迅速筛选出普通患者、其他区域工作人员、清洁工,要求道孚县人民医院核心部门立即停止综合医院思维,投入传染病医院模式,而普通病人通过预检分诊分流到道孚县妇幼保健院治疗。

紧接着,章晓红细细走访了医院每个角落,决定将全院严格分成“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个区域,“为了控制交叉感染,省医院的院长、主任专家们都在守门、守通道,我们当务之急是选出至少6位以上的专家级‘门神’。”章晓红向道孚县人民医院院长丹增提出建议。高原医院8:30上班,章晓红要求省级医疗队8:00上班检查“门神”上岗情况;医院5:30下班,她要求省级医疗队6:00下班,检测“门神”交班情况、夜班上岗情况。

清洁工的防护教育工作难以短期完成,章晓红就做出了让清洁工停工一周接受培训的果断决定。每天省级医疗队认真将各核心部门落实情况直接反映给院长、省州指挥部。指挥部迅速落实了“视频查房”“远程医疗”“移动CT”“变软装隔断为完全隔断”等疫情下创新医疗措施。氧气缺氧,这是在高原必须面对又最难克服的问题。“头疼,喘不上气。”一旦穿上隔离服、防护服、戴上双重口罩,缺氧的感觉就更明显了。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的患者呈现不一样特点。“在高原,正常人的氧饱和都很低,更何况新冠肺炎患者。”刚来道孚县的第一天下午,章晓红发现部分患者氧饱和低于85%,并出现咯血症状,她立即带头参与了危重患者的CT急诊和转运。面对未知的风险,她亲手搀扶患者做CT,在CT室第一时间查看患者病情进展,第一时间安排了高原长途重症转运。“没有什么比抢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马达

在道孚最艰难的日子里,章晓红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没时间休息,也不想休息。”章晓红觉得,战疫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而挑战越难她越勇敢。“我很喜欢也很希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在道孚,我们面对的是未知的病毒,作战的环境是新的、我每一天都在大量地解决问题,消化收获,迅速在成长。”

“很多人会说,你在高原战疫很辛苦。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相反我很感谢能有这个学习、挑战的机会。”章晓红乐观、开朗,精力充沛。她形容自己是一台“马达”,停不下来。

27年前,章晓红进入急诊临床一线,从此就再没离开。“急诊的每一天都充满无数的变化,无数的可能,无数的突发,我需要不断精进技术,不能有一点倦怠。”记者几次与她电话联系时,接起来第一句,那头仍在交代工作。

经过他们的努力,道孚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现了“清零”,治愈率达100%。3月13日,章晓红圆满完成任务,踏上了回成都的路程。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牟津雨

新闻推荐

【专访】援非医疗队领队曾勇:非洲不能全盘复制中国抗疫经验

记者|陈鑫编辑|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趋缓,但国外疫情,尤其是南美洲和非洲多个国家的防控形势正越来越严重。随着非洲东南部...

道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道孚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