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花生铺就致富路 四川藏区牙垭三村的脱贫故事

甘孜日报 2020-04-10 10:01 大字

◎李成怡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陈昊

“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上学看病不用钱,‘光头书记’来了后,教我们种花生,帮我们卖花生,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生活过得美滋滋的。”谈及当地发生的变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俄牙同乡牙垭三村村民姆姑满脸高兴。

日前,四川省政府批准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16个藏区县,四川藏区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从穷山沟沟到整村脱贫,牙垭三村旧貌换新颜的故事,还要从村民口中的“光头书记”稻城县纪委监委干部侯志雄,来村里当驻村第一书记说起。

“你说我待不下去,我就扎在这儿了”

“我刚到村里的时候,全村一共27户119人,其中贫困户有11户49人。”2017年,响应国家号召,侯志雄来到牙垭三村,开始了他为期2年的第一书记生涯。据他回忆,当时的牙垭三村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空守着高原上难得的两季农区优越条件,却受限于高山峡谷的地理交通环境,年轻人留不住、老年人干不了,是稻城县最贫困的地区。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他们的不易。”看着村里的景象,侯志雄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但没想到一上来就吃了闭门羹。

驻村第一天,乡党委书记带侯志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见面,村党支部书记见侯志雄白净文弱,耿直地问道:“这个白光头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估计连锄头都没拿过,不会过两天就跑回县城吧?”

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话,不仅让“光头书记”成为今后牙垭三村村民们对侯志雄最常用的称呼,也让生性倔强的他更加坚定了在村里干下去的决心。“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让你刮目相看。你说我待不下去,我就扎在这儿了。”

“让老百姓自己站起来”

“要带领群众从根上脱贫,光靠要钱要物资是不行的,必须得让老百姓自己站起来。”侯志雄的家乡在四川达州,花生种植是当地的重点产业之一,他也在父母言传身教下,掌握了不少花生种植的知识。

能否把家乡的花生种植作为牙垭三村的扶贫产业?带着这个想法,在驻村的第一个月里,侯志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征求专家意见,把村子的环境条件摸了个底。

经过调查发现,当地土壤里富含被称为“长寿元素”的硒元素,同时,一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到9月。根据他前期的调研,这种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黑花生种植。

此前,包括牙垭三村在内的稻城县大部分地区都是以玉米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玉米收购价每斤也就1到2块,而黑花生可以卖到15块一斤,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收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看到村里的扶贫产业有了发展方向,侯志雄连忙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商量推广事宜。

令侯志雄没想到的是,自己信心满满的设想却被村党支部书记迎头浇了一盆凉水:“你晓不晓得这个地方海拔有多高?你以前是研究花生的哇?不要拿群众的发展作赌注……”在村党支部书记看来,让村民放弃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玉米,转而去种植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黑花生,侯志雄简直是胡闹。

看着村党支部书记对自己的想法丝毫不为所动,侯志雄决定先把全村推广的计划放一放,转而在一个村干部家里的四分地上试种,自己摸清楚黑花生在当地的生长状况,如果有实打实的收成,就有了说服力。

2017年10月,侯志雄的第一批试验品迎来验收。他发现,花生总体都比较饱满,但长势不太理想,分析得知,当地早晚温差过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他对种植方式作出了在土里挖窝、铺设薄膜等调整,既能有效保持土壤温度,也能相对减少除草等工作量。

虽然起初并不赞成在村里种植黑花生,但村党支部书记也关注着试验田的进展。当侯志雄带着试验成果再次找到村党支部书记时,他终于同意给侯志雄50亩试种田,同时也要侯志雄立下“军令状”:保证每亩年收入不少于1200元。

推出藏区绿色生态食品

得到村党支部书记的支持,2018年侯志雄决定将黑花生种植在村内铺开。但摆在他面前的是重重困难——没有资金,没有种子,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最重要的是没有村民的信任。“村里种花生的季节和种玉米的季节重合,很多村民担心,放弃玉米转种花生,一旦失败了,损失怎么办?”

为打消村民顾虑,他一边和村党支部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和每家签订保证合同:如果亩产少于1200元,差一分他补一分;如果颗粒无收,6万元的损失由他全部承担。

落实了50亩种植地,侯志雄继续着手解决其他困难:资金缺口,向扶贫办申请产业帮扶资金;种子问题,亲自到外地选购;技术不行,上网边学边种;缺少经验,就通过县纪委监委协调农技专家指导。一边遇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往返县城的400多公里山路侯志雄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他的勤恳务实,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他们从最初的将信将疑转为全力配合种植。

金秋时节,黑花生丰收了,侯志雄却因重感冒病倒了。为了不影响黑花生的采收,侯志雄坚持和村民一起劳作,最终病情发展成肺水肿。整整十五天,(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甘孜州打好“组合拳”助力旅游业复苏 预计3月10日将首批开放海螺沟和稻城亚丁景区

海螺沟红石滩。本报资料库图甘孜日报讯连日来,甘孜州文旅部门在科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出台多条措施...

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