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护士彭晓容:植根藏区践初心
彭晓容正在整理工作资料。本报记者 袁轶 摄
■本报记者袁轶
去年,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三科护士长彭晓容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人民医院开展援建工作。援藏的第一个星期,彭晓容遇到的第一个病人是自己。
●不忘初心,遭遇高原反应不言弃
去年10月8日,彭晓容从平均海拔200余米的泸州,飞往海拔3700余米的稻城县,几乎所有的高原反应在彭晓容身上都能找到:头晕头疼、胸闷气短、消化不良、失眠、掉头发。为了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彭晓容自费1000元,给自己买了一台制氧机。每晚,彭晓容只有开着制氧机才能入睡。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彭晓容曾有打退堂鼓的念头,“说没想过放弃,是不可能的”,但彭晓容坦言,既然人都来了,就不能忘记来这里的初心。
彭晓蓉口中的“初心”,源自去年的一次旅行。彭晓蓉带着孩子在青海湖旅游时,听导游介绍藏区里的医院较少,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作为一名母亲,彭晓蓉觉得“很心疼”,希望有一天能帮助这些孩子。当泸州市中医医院发出援藏征集通知后,彭晓容就主动报名参加。
●每月在藏区医院开设“泸州课堂”
去年10月底,稻城县人民医院接到一个缺血性休克病人,需马上抽血化验病情,但当时血压无法测量,值班护士和医生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果耽误治疗,血压持续下降,将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值班护士立刻向彭晓容求助,彭晓容抵达医院,对病人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帮助其建立静脉通道,赢得了抢救时间。
在稻城县人民医院每月1至2次的全院分享经验和科室讲课上,彭晓容都会结合在泸州工作的临床经验,教大家一些医院应急预案、专科护理等知识。“之前抢救病人使用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我教了大家后,现在科室里几个医生都会了。”
外科护师田敏是“彭晓容课堂”的粉丝之一,田敏说,“之前自己的临床技术不够熟练,彭晓容结合理论和实践,认真、耐心地指导,让我非常受益。”
●一手照顾患者,一手为自己提呕吐袋
由于稻城县医疗技术和资源的限制,彭晓容需要把一些病重的病人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康定、成都等上级医院。山路艰险崎岖,弯道连绵不绝,这对容易晕车的彭晓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常常是一只手扶着患者,一只手提着呕吐的塑料袋,有一次肚子都吐空了,胆水都吐出来了,10多个小时的车程,觉得特别漫长。”
因为不少藏民不会汉语,语言上难以沟通,有时彭晓容在为病人插管时,稍微引起病人的不适,病人就会误认为是在增加他们的痛苦,但彭晓容通过长期精心的护理,以实际行动打消了病人之前对自己的误会。病人家属泽仁拥忠告诉记者,“彭护士对爷爷的护理非常细心,还教会了我们不少基础护理知识。”
●女儿问:可否亲一下自己再走
彭晓蓉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2岁,小儿子1岁。去年,彭晓容离开泸州到稻城县时,大女儿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而小儿子刚断奶不久。
“我对家人亏欠太多了,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这么长时间。”因为丈夫是交警,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彭晓蓉来藏区时,把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送到了学校住校。女儿常常在寝室打电话问彭晓容,还有多久才能回家?彭晓容不知该如何回答,“问得我心酸,有时候挂了电话就哭。”女儿的老师曾给彭晓容发来女儿写的日记:“不禁会想起在稻城县的母亲,她在做什么呢?我十分孤独,十分悲伤。”
每次彭晓容回泸州看孩子,“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临走时是最痛苦的。”有一次,在临走前的晚上,女儿对彭晓容说:“妈妈,你明天走的时候,可不可以亲我一下。”第二天早上5点,彭晓容来到女儿的房间,站着看了一会儿熟睡中的女儿,俯身亲了其脸颊,便转身踏上了去稻城县的路。
新闻推荐
泸州援建队伍为呷拉村整理出的900亩致富土地。■本报记者袁轶稻城摄影报道昨(8)日,泸州对口帮扶稻城县、乡城县集中采访宣传...
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