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 让村民乐得合不拢嘴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7-22 05:57 大字

金银花茁壮生长让格保高兴不已。

本报讯(张光双 高礼科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我老两口在这里管理金银花,每天有200元的工资,每月有近6000元的工钱!”7月16日,稻城县吉呷镇呷拉村村民格保正在该村呷拉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金银花种植基地打理金银花,谈起脱贫致富,他的脸上顿时绽放出了开心的笑容。

几年来,稻城县吉呷镇呷拉村在泸州援建队的帮扶下,建道路修水利设施,创新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种植金银花、柠檬、芍药等发展产业,呷拉村村民也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呷拉村海拔2370米,距稻城县城近200公里,全村共有61户370人。这里山高沟深,自然条件差,耕地面积较少、交通不便、饮用灌溉用水困难,是一个典型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旱山村。“以前我们村吃水要靠背,背一次要40分钟到50分钟;到镇上办事因不通公路只能走土路,来回一趟就是一天时间。”64岁的格保回忆起以前村里的穷样,摇头感叹。

为了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近几年,泸州市援建稻城工作队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帮助呷拉村硬化通村道路、入户路,形成近40公里的公路路网,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建成全县最大的水库,从20公里外引来水源,保障村民饮用灌溉用水;整改土地900亩,建成呷拉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并流转种植金银花等,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说起短短几年村子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格保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现在不但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出行条件也好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还有好多村民都开上小轿车了,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新闻推荐

站在人生新起点 大学应届毕业生七八月的忙碌与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就业、读研、出国深造……过完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应届毕业生们将迎来崭...

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