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批探测器在川投用 宇宙粒子加速之谜有待破解

西昌都市报 2019-04-29 07:55 大字

宇宙线观测站仍在建设。

●首批探测器比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同类装置还要灵敏约30%,全部建成后还将高出数倍

●建成后将是全球灵敏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同类宇宙线观测站,跻身世界四大宇宙线观测站之列

4月26日,在甘孜州稻城县荒凉的海子山上,对宇宙线的观测正式启动。当天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在蓉宣布,经过近2年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

为观测研究宇宙线成立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其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是由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缪子探测器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等组成的巨大复合探测装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项目采用边建设边运行模式。此次投入观测的首批探测器包括由900个探测单元组成的、灵敏面积达22500平方米的一号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两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180台电磁粒子探测器和80个缪子探测器。“简单说,它已经比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同类装置还要灵敏约30%,全部建成后更将高出数倍。”曹臻表示。

曹臻介绍,项目主体工程于2017年启动,计划2021年全部建成。建成后将是全球灵敏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同类宇宙线观测站,跻身世界四大宇宙线观测站之列。

同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的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亦在蓉揭牌。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宇宙线研究机构,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选址成都天府新区,研究团队约100人,将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数据进行物理分析研究,同时对未来相关大科学装置的研发和更高科学目标做准备。

■新闻链接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人类获取太阳系外物质样本的唯一渠道,被科学家认为是传递“宇宙大事件”的信使和发现“宇宙加速器”的探针。人类研究它的历史已超百年,相关研究产生了6枚诺贝尔奖牌,但它的起源和加速机制等依然未能完全解释。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其确定为“新世纪科学研究的11个世纪谜题”之一。

新闻推荐

“关门”洞开天地宽 国道318线折多山隧道工程建设纪略(上)

效果图。TJ1标段主洞洞口。◎甘孜日报记者谢臣仁吓死人的二郎山,累死人的折多山。”折多山道路曲折“十八弯”,是川藏线上...

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