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凉山的星光 ——读何万敏《光闪烁在你的枝头》
□雷健(成都)
拿到何万敏的新作《光闪烁在你的枝头》,夜深人静时翻开装帧精美的书本,开读第一篇文章,立即被书中所叙话题,以及优雅的叙述方式、简练幽默的文字所吸引。我立即换了一种姿势:正襟危坐。这意味着我换了一种阅读方式:细品慢读,咀嚼消化。对阅读而言,我大抵有两种方式,一般的书忽忽翻过,了解个大概即可;而对文字隽美,尤其是有思想、有故事、有品位的书,字咀句嚼,如饮盛宴般兴奋、慎重。
何万敏称这是他的读书随笔札记,而我则宁愿将其称为读书散文,正如他说,这是“一本用来安放自己内心的书”。既然要安放有那么多人生经历和思考、感悟的精神之书,那就不是随意挥就,也不是只言两语的简单杂记,更不是所读书目的常规介绍。
何万敏的这部读书散文分为四个部分:精神状态——对文学写作方式的思考,尤其是对非虚构写作的探寻、诘问;历史现场和这方水土——对历史写作的剖析和凉山彝族文化的观察;文化多棱——对近年发生在这个世界、这个国家种种文化现象的反思。所选议题都是在他长年保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之后所得。阅读加上对社会现实的现场踏勘和思考,是他这部书的根基。没有阅读,就没有这部书。
读书于何万敏,已经是一种常态,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正如他说,读书是每天的功课。何万敏读书向来有声名有特点。这特点在这本书中就有充分呈现。他读书侧重在历史、人文以及凉山彝族历史文化。在读一个作家或某类专题时,何万敏尽可能穷尽相关书籍文章,不囿于一人一书。比如读许倬云,他搜寻许先生十几部著作读之;比如谈桑塔格,他不囿于桑塔格的名著《论摄影》,而是通读他拥有的桑氏的8本书。谈非虚构写作,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作家几乎都是他的阅读对象:斯诺、海明威、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海斯勒、邹波、李海鹏……这当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阅读,然而效果也是显然的: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观点带给我们不一样时空感。在时间维度上,悠远中潜藏了张力,在空间维度上,广阔中蕴含了厚重。被他阅读过的作家或某一话题,他当然能谙熟其作品,精准把握其特点,进而能生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为他在大量阅读中进行了比较。
对了,比较!哲人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区别把握事物特征最原始也最基本的思维行为。何万敏正是在比较中阅读和写作的。比如,他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拉进来彼得·海斯勒进行比较;比如,在《追寻失落文化:在那个八十年代》一文中,介绍了甘阳、余英时、阿城、尤瓦尔·赫拉利等中外学者对上世纪80年代文化现象的思考诘问,向读者展现出那个年代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没有比较阅读,不可能对此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何万敏也难以写出有思想深度的这本书。因为,比较才能洞悉特征,发现矛盾,发现矛盾才能进行思考诘问,诘问才能辨别真伪,进而就能发见产生属于自己的认识,异于他人的观点。这样的阅读,才是本质上的阅读。
有学者说,书要反复读,把厚书读薄,我以为然,但不全面。要补充的是还要将书读厚。将书读薄,说明你了然了书中大旨精华,将书读厚,则是当你掩卷闭目时,胸中已然有了自己的观点、独立的思想。而产生特立独行的观点,需要许多史料事实,甚至逻辑推演来丰富支撑。在我看来,将书读薄容易做到,将书读厚有点难,需要大量阅读,比较诘问,触类旁通。何万敏做到了。他的文章不只是介绍他读过的书,他了解的作家,而且有他自己的见解。在介绍分析了当下文学写作方式后,何万敏有了自己的认知:“文学是可以做到纯粹的,这其实是对一个时期文学中不能承受之‘重\’的修正。我承认文学可以通过具体观察与剖析来指出社会的症结和弊病,但不要企图以文学来改造社会和世界。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是通过审美与娱乐功能来达成的。”如果我们在书中只见他人,不见何万敏,那多无趣!
这本书好读,有何万敏自己的思考是其一,叙事方式是其二。何万敏非常推崇非虚构叙事方式,推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历史谈人文。这可能与他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有关。介绍彼得·海斯勒,他引用海斯勒在“野味”中描述广东人吃鼠肉的故事;介绍乔治·富兰克林时,又采用富氏赖以成名的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中,凯利太太手术前的故事场景;在《山谷中传来遥远的回声》中,他讲述2004年徒步穿越洛克路线,到尚不通车的俄亚纳西族大村时,马帮小伙讲给他听的故事: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去俄亚大村时,面对苍茫的大山、崎岖的山路,一位戴眼镜的姑娘失声痛哭……让人心生怜悯,也心生想去大凉山一探究竟的冲动。
事实上,好文章就是好故事的叙述,或者是故事的好叙述。大凡有故事的文章就受人欢迎。而从概念到概念,只有宏观抽象概括,没有微观细节描述的文章或著作,大抵有些枯燥乏味。这就是何万敏推崇史景迁、黄仁宇、许倬云等历史学家的原因,正因为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写历史,所以他们的著作在中国大卖。令我想不通的是,我国的历史书向来就有讲故事的传统,《春秋》《左传》《史记》及至后来的二十五史,哪一部史书不是在讲故事,不是以故事为主线,而我们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史大都是抽象的制度概述、经济概述等等。何万敏深知,所谓历史文化,其实就是一个个故事串缀而成。历史本身就是故事,赖故事而存,因细节而丰富多彩,摇曳生姿。柏拉图说得好: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了世界。
这部书里的42篇文章不乏也讲故事。因了故事,也因为对故事的好叙述,好读吸引人是自然的,风趣幽默而不失当下语境的叙述,给人的是阅读的愉悦和轻松。
抹不去、挥不掉的凉山情怀是何万敏心中的主题,这情愫在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书中“历史现场”和“这方水土”几乎全部写的是凉山,“精神状态”和“文化多棱”尽管谈的是作家们的写作意象,诸如非虚构写作、田野调查、文化现象,看起来与凉山不沾边,但何万敏还是注入了许多凉山元素。谈非虚构写作,他在介绍这方面的大家时,也谈起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2003年大凉山金沙江河谷采访、2004年穿越香格里拉腹地的经历和写作。何万敏祖籍四川乐山,生长于美姑,成于西昌,换句话说,一辈子与凉山摽上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到成都《华西都市报》打拼了两年,从记者干到部门主任。其后因为儿子出生时医院差错失职落下病根,毅然返回凉山。一年前,在青城山林荫道上散步时,我问起他家人情况,他对我讲起这段经历。20多年后讲起这段往事,他语调平静淡恬,没有丝毫愤懑怨恨。我看他,他的眼角有点湿润。如果他当时仍然留在成都,人生恐怕是另一条轨迹,另一种精彩。但他回去了。2017年9月经他安排,我驱车去木里俄亚纳西族大村拍片,在西昌憩脚时见到他一家人,我才明白,当初选择回到凉山,是出于他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出于他对家人和凉山的割舍不下!何万敏虽然不是彝族,但骨子里已浸润了彝族的秉性,一如彝族同胞:不善言辞,目光冷峻锐利,一旦向你敞开胸怀,涌出来的是足以让你窒息的质朴、坦荡与热情。
选择没有辜负何万敏。在凉山的几十年岁月里,他走遍凉山17个县市。在山顶与放羊的汉子攀谈,在火塘旁烤土豆喝烧酒,他曾徒步11天走进俄亚大村到稻城亚丁,翻山越岭去美姑、昭觉、越西寻访大毕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遍阅能搜寻到的有关凉山书籍,写出一篇篇饱醮热情的文章。尤其让我吃惊和动心的是,他在《古彝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吗?》一文中介绍大凉山深处的毕摩用古彝文释读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罐符号的故事。这个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陶罐,距今7000多年,上面的56个符号让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而凉山的一位毕摩见到后,立即用古彝文释读出了54个,让专家们目瞪口呆。由此,美国人类学者赫瑞在其专著《从族群到民族——中国彝族的认同》一书中说:“这个事情最终说明彝族发明了文字,汉族的文字是从彝族那里学来的。”真是石破天惊!虽然这一猜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无疑为我们开启了一道重新认识彝族及其文化的大门。
这是大凉山上多么璀璨、令人神往的星光!现在,我常在夜深人静时,放下书卷,走上阳台,试图穿过被城市五光十色,张扬到喧嚣的灯光所污染的夜空,搜寻大凉山那令人神往的银河星光,结果都很失望。但我知道,大凉山深处,有一个与我一样喜爱阅读、诘问的同行,也许此刻与我一样在仰望夜空,寻找属于凉山的星光!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
新闻推荐
泸州市举行对口帮扶稻城县脱贫攻坚工作联席会 项目引领深挖潜能 形成大帮扶格局
本报讯(记者朱虹)昨(17)日上午,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脱贫攻坚工作联席会在巨洋会议中心举行。市委副书记、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红杰出席会议。谭红杰强调,要发挥项目对藏区脱贫攻坚的支...
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