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陆空并举 叩响世界大门

川江都市报 2017-12-25 15:17 大字

◎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地处西南腹地,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泸州,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通过交通设施建设,发挥交通枢纽优势,泸州已成为向南出川的一道大门。近年来,随着泸州云龙机场建设推进,水、公、铁、空多式联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畅达 2020年开通约40条航线

从1990年通航至今,泸州蓝田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昆明、贵阳、西安、海口、南宁、兰州、长沙、厦门、稻城亚丁、丽江、南京、武汉、郑州等18条航线。从2006年首次突破10万人次到2016年98.5万人次,泸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每年都保持增长状态,反映出泸州旅游、贸易往来的与日俱增,区域航空运输中心和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已具雏形。

然而,随着机场旅客逐渐增多,蓝田机场55万人次的饱和容量已逐渐不能满足运营需求。作为蓝田机场的延续,云龙机场带着更高的使命而来,预计到明年7月,机场将投用。

泸州市民航局局长漆会强告诉记者,泸州云龙机场投运后将恢复已开的18条航线,力争再新开3至4条航线,到2020年开通约40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40条航线将布局国内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或商业重镇、省会等重要节点、旅游城市。同时,还将力争开通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三条国际(地区)航线,进一步确定区域竞争优势。

》》》高效 交通圈串起市际省际与国际

航线实现了泸州与国内18座城市的云端对接,也形成了直达国内大中城市的4小时航程圈。这,是泸州交通圈的最外层。

向内,川南城际铁路正在加紧建设,全市迈入互联互通的高铁时代;依托已建成投用的隆纳、泸渝、成自泸赤、宜叙、叙古高速公路,以及已经开工建设的G8515泸渝高速,与成渝经济区及周边城市“1-3小时交通圈”(至重庆2小时,至成都3小时)、市域“泸州2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依托泸州辐射川滇黔渝的特殊地理位置优势,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枢纽打造,利好消息不断。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泸州被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抓住该机遇,泸州列出“项目清单”,以泸州云龙机场等一批项目为抓手,推动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快泸州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便捷 无缝衔接辐射带动3000万人

按照泸州水港、空港、铁路港、高速公路港四位一体的格局,四港的布局将集聚,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旅客出行及货物转运提供最大化便利。

当前,泸州港港口吞吐能力371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55公里。叙大铁路年内竣工,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镇段等加快建设,渝昆高铁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加之云龙机场建设,已初步形成“水、公、铁、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泸州正由西部次级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转变。

未来,泸州各个枢纽间还将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越来越便捷的网络将进一步增大泸州的辐射能力。“规模更大,设施更好,将辐射周边如川南、黔北、滇东,还有重庆周边近3000万人,辐射强度更大。”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子辉说。

新闻推荐

打造旅游项目、建设农产品生产线、培养医疗人员——泸州“援藏工作队”稻城藏乡话帮扶

“道路修建的速度还要加快,没栽种完的花草要全部移至大棚内,便于明年春天继续补种。”近日,甘孜州稻城县巨龙乡然央“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新村”施工现场,甘志强对项目施工队负责人说道。甘志强是泸州市...

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