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魅力山水绿意浓 ——甘孜州“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记者观察之三

甘孜日报 2017-08-14 09:07 大字

稻城县“河变湖”工程。

■本报记者 陈斌 袁飞 杨杰

张涛 文/图

盛夏的稻城青山含黛、绿水如蓝。

8月10日至11日,记者跟随甘孜州“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走进稻城县。乡村绿树青山,河流清澈,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与碧绿的草地相依;农家鸡犬相闻,花丛掩映,一幢幢漂亮的藏房与碧水蓝天相融……一幅“山披彩、路成景、城扮靓”的生态美景向人们徐徐展开。

稻城县桑堆镇甲乙二村,距县城10公里。村里湿地在藏式民居、白杨林的衬托下,辉映出一副色彩交织的绚丽图画。走进该村,记者放眼望去,一条小河贯穿湿地,湿地内鲜花烂漫,绿波荡漾,山水交映,天地相融,让人美不胜收。

“到了这个季节,这里水清草绿,周围空气清新,村民们每天都要沿着湿地周边散步。”村民旦珠向记者介绍,每到十月,这里的珠芽蓼经霜冻后变成了红草,向人们呈现一片红、橙、黄、绿色彩斑斓的高原湿地景观。

住自驾游营地、赏高原湿地……这已成为游客贴近自然、领略原生态风光的最佳选择。为进一步丰富红草湿地景区景观,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积极招商引资,建起 “桑珠邓巴”自驾营地,实施红草地扩容和步道休闲观花项目,极力打造更具魅力的红草湿地公园。

据了解,该县将按照景区的标准来设计和打造红草湿地公园。计划投资1107万元,计划占地面积1260亩,其中湿地面积110亩、鲜花和草地面积1100亩,还包括部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经济要发展,环保要守紧。随着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发展”与“保护”的困扰日益加重,如何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稻城各级党委政府有了自己的思路:秉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立县、城镇带动、民生优先”为总基调,大力实施”山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促进县域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

在傍河乡自龙村,记者发现:通村路变宽了,村子变美了,映入眼帘的绿色更多了,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都比以前改变了许多。这几天,自龙村的村民们忙得团团转,忙于完成自家旅馆内的各种布置。“登秋节来了,游客更多了,村民们盘算着能赚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傍河乡党委书记电登高兴说道。

据电登介绍,该乡按照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人工植苗、客土栽培等方式,美化亮化了通乡通村路及村民的房前屋后,对推动各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踏青公路周边成片的青杨林、竣工的赛马场,成为人们踏青游玩的好地方。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乡村;殷实小康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应当是‘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结合。”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如是说道。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稻城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抓好“脱贫奔康、产业培育、交通攻坚、城乡提升、生态建设、依法治县、创新开放、党的建设”八大重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向好发展。同时,全县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水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发展格局,将全域生态旅游、绿化全川和精准扶贫行动始终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边走边看,边听边想,通过实地查看稻城县“六大战略”实施情况、生态旅游景点和亚丁演艺中心,与会人员认为,稻城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特别是该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各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好榜样,提供了好做法,起到了示范引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

新闻推荐

专家传授方法 学员心领神会 稻城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本报讯(县办)日前,稻城县妇联联合省母乡党委政府邀请县农牧科技局技术人员,来到省母乡省母村“油菜基地”,现场为参训的农村妇女开展油菜种植技术培训。培训中,技术人员向学员们传授了点播、撒播和机播...

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